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亞洲鋼門」傳奇:仇志強帶出老百姓的足球熱情

撰文: 山戈 

就在香港傑志足球隊在亞洲冠軍球會盃分組賽主場0比6大敗於南韓全北汽車後的一天,傳來曾在香港踢職業足球多年的「亞洲鋼門」仇志強逝世的消息。

說起香港足球黃金時代(五十至八十年代初)的人物,本地的當然可以由姚卓然、張子岱等數到胡國雄,但仇志強應是最具代表性的外援:一來是他在港作賽時正值高峰期,為期也長,並不是短暫過港的過氣球星;二來他是華人,更長期効力本地最多球迷的球會南華,可算是最具本地味道的外援。

他的傳奇事跡,體育新聞傳媒已有大量報道。香港球迷最難以忘懷的影象,大概是他一襲淺綠色球衣的身影,從龍門出迎,躍高接下皮球,再來一個空翻落地。不少「擁南躉」又仍會津津樂道,他們曾駐足在加路連山道,迎接從未改建的大球場取勝後返回宿舍的南華球員,過程中拍過仇志強的肩膊或頭頂。

七十年代或許真的是香港足球的最光輝的歲月,雖然當時離開香港作為「亞洲足球王國」的日子已漸遠,但跟各東亞強國實力仍相當接近,而且香港是東南亞職業足球發展最早的地方,因此不單能吸引到亞洲最頂尖球員如仇志強、南韓國家隊隊長朴秉徹等前來,更有曾在世界盃決賽(是決賽,不是決賽周)上陣荷蘭國腳如連尼加賀夫、韋伯、海恩等,可能是當時東南亞水準最高的聯賽。

而「光輝」並不單純在於球賽的水平。很多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香港男性,少年時都曾憧憬以踢足球作事業;而在那個電視直播並未普及的年代(更遑論互聯網),觀看足球比賽並不是按個掣就唾手可得的娛樂,而是重要賽事會令很多基層市民引頸以待、興奮上整個星期,更要花上大半天親身參與的盛事。那是夢想和娛樂都來得簡樸的時代,但到今天,我們仍記得仇志強的影象。

現在很多資深球迷總在慨嘆,甚至怒罵香港足球水平今非昔比。撇開各種客觀因素(包括人口、場地、經濟和文化等等)確實令香港難以再次迎頭趕上亞洲強國,即使可以,又或能出產到像美斯那樣的球星,但港人又會否再有昔日的熱情,以至產生像對胡國雄、仇志強那樣的深刻記憶?

 

相關文章:【新聞脈搏】一代鋼門仇志強逝世,眾球迷懷緬其飛貓絕技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