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誰說了算 ── 心愛教育系列之七
重大決定是怎樣產生的?據說古時有不少重要交易、協議是在公共浴堂達成的;現代,會議室外,還有很多出人意表的場合,國家首腦、環球企業代表或是杯酒言歡,或是並肩漫步,當中自必有坦誠交往,相信更多是爾虞我詐。
重大決定是怎樣產生的?據說古時有不少重要交易、協議是在公共浴堂達成的;現代,會議室外,還有很多出人意表的場合,國家首腦、環球企業代表或是杯酒言歡,或是並肩漫步,當中自必有坦誠交往,相信更多是爾虞我詐。
坊間的說話技巧課程多不勝數,收費也不便宜,但仍然叫人趨之若鶩。說話是否吸引,可說是現代社會衡量成功的重要指標。事實上,在生命的頭幾年,我們都被教導說話,也是一個孩子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指標。然而,聽力是同樣重要的,有些時候是更重要的技能。可是, 聽的能力往往被人忽視。社會上的聆聽技巧課程也並不多見。從小, 成人會教導我們好好聽父母和師長的話。然而,我們中間很少有人懂得真正聆聽。能積極且有紀律地聆聽, 有助我們檢視自己聽到的信息,從而改善我們的決定。
不經不覺間已參加「Mindful Joyful Parenting 正念父母」共修兩年多了,每次放工後都是帶著倦怠的身軀到來,但總是帶著滿足喜悅的心回家!主持人Christine希望我寫點文章與大家分享,我隨口答應了。
日前,香港女教師曾燕紅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頂,成為首位登頂的香港女性。曾老師「講得出,做得到。」為身教學生而堅持承諾,令人感動。珠穆朗瑪峰令不少登山者著迷,亦誕生過不少傳奇。
傳統的教育觀念正受盡時代的洗禮,有的逐漸被歷史淹埋,有的還在掙扎。如何愛學生,如何才算教得好,都似是雲霧中東西,朦朧一片;不管甚麼,大家只是盯著「起跑線」!
四位台灣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的老師來港參與「舞動所能」工作坊,從老師搖身一變成為學生,角色轉變,思路轉變,重新體會「舞蹈」與「學習」。
超人、樂高積木、電動火車、恐龍玩偶等,用上等塑料製成,不容易損壞,但當孩子長大了,曾經心愛的玩具被棄之不理,最後被送到垃圾堆填區。
有人說現在社會正被投訴文化侵蝕,學校面對的投訴更是日常月異,大家都慨嘆尊師重道的文化,為甚麼消失得那麼快,那麼徹底。新老師遇到投訴,會否覺得是大禍臨頭?面對隨時爆發的投訴,關愛學生是擋箭牌,還是免疫針?
家中若有長者、長期病患者或傷健人士,需要有人長期照顧,大家很可能自然想到,負責這工作的會是女性。這是社會上常見的一種性別定型,事實並不盡然,至少在美國是這樣──根據美國退休人士協會公共政策學院新近的一項研究《美國的家居照顧》,40%的家庭照顧者是男性。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很多人都會給母親送上心意卡、康乃馨、禮物,或跟母親吃一頓豐富的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