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邂逅非暴力溝通:當下方知自己說話「暴力」!決心停止習氣的「輪迴」後,如何從指責中解脫出來?
2014年8月在禪修營裏聽到同修阿池分享他怎樣將非暴力溝通應用到梅村的修習「深度聆聽與愛語」之上,幫助他改善與父母的溝通。
也許是送給孩子最大的生命禮物──「90天 No Worry Be Happy」共修
六月,我前往法國梅村參加兩年一度的「21-Day Retreat」。闊別四年,重回梅村,景物更美,修行力量更大。在那裏我獲得充份的滋養──大自然的美景,包裹著正能量的環境、美味有愛的食物、甘露般的開示、友善美麗的微笑、動人心弦的分享……一切一切,恍如置身天堂。
成為五歲孩子及成為其父母──幫助自己走向愛的溝通
上文我們分享了生活中我們很容易陷入暴力溝通,有意的或無意的。對於我,活了一把年紀的暴力溝通,要改過來,談何容易!真的不是看看書,或上上工作坊便能做到的事情!既要對自己的慣性應對模式有所覺察,而覺察後不作反應,很難。然後,掌握新的意識和技巧,並在生活中應用實踐,更難!
原來我們的思想、行為、語言,到處充滿「暴力」?──談正念家庭與非暴力溝通
5月20日,我和Dennis 接受香港電台《訴心事家庭》訪問,主題是正念家庭和非暴力溝通。節目主持人杜雯惠小姐期望我們從家庭中的暴力溝通說起,然後談非暴力溝通,接著再談正念家庭。生活中實在存有太多的暴力溝通吧,兩個小時的節目裏,我們還是在談暴力溝通。
與「父母」和好──消融對母親偏心弟弟的感覺
在《【非暴力x正念溝通】—與「父母」和好》課程中,我們有一項練習叫做「讓愛浮現」,邀請學員回憶一個與父或母的美好、深刻的片段,當中讓自己感到很被父母愛惜和重視。
與「父母」相遇 ,看見隱藏的自己
一直以來,腦海常浮現一句話「You can’t grow up till you go back home」。隱約記得這是一本書名,但我找不到此書,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句話給我的訊息:我要返回成長的家庭,重新與父母聯繫,這裏會是我再度成長的地方。女兒升讀小一後,我不再僱用家傭了,由我父母照顧女兒,我們在父母家中晚膳。我刻意觀察,驚訝地發現,自己很多言行、思想、舉止和反應與父母如出一轍。
一行禪師說,我們攝取食糧,目的都是想獲得快樂──談正念攝取中的意識食糧
正念攝取四種食糧,之前分享了食用食糧、感官食糧和志向食糧,此文分享意識食糧。我們的行為、思想、信念、感受、情緒、說話、所處的環境、所接觸的人事物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意識食糧。
面對眼前的事情、問題、困難與挑戰,尋找有益健康的志向食糧──談正念攝取(二)
正念攝取有四種食糧,上兩篇文章分享了食用食糧和感官食糧,此文分享志向食糧。志向食糧是指我們內心最深的欲望,或渴望,或願望,它推動我們行事,是我們活著的動力和力量的來源,生命的原動力。
不要再餵養食物給「痛苦」了!談正念攝取和感官食糧的重要性
一行禪師教我們視「痛苦」為有機體,它是有生命的,它需要食糧才能生長。如果要止息痛苦,我們得停止餵養「痛苦」食物。修習正念攝取,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覺察我們所攝取的食糧,能看清甚麼東西有益、健康,甚麼東西無益、有害。那些能夠帶來愛、了解、慈悲和幸福能量的食糧便是有益、健康的;那些若產生苦澀、失望、沮喪、暴力、仇恨能量之食糧便是無益、有害的。
廣告:
推介:
最新文章
- 家庭與意義:行道湛然24 March 2023/0 Comments
- 全球10間最創新企業 用顛覆傳統手法助弱勢社群改善生活23 March 2023/
- 深夜載乘客趕赴醫院,網民祝福好心司機「他日都有人幫返你」20 March 2023/
- 關心世界2023年不可不識的九個關鍵詞20 March 2023/
- 男性主導的阿拉伯養隼文化中 出現了女馴隼人17 March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