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菲律賓少年走出陰霾的奇幻歷程
編按:來自菲律賓的插畫師Corinne Caro,今年才19歲,現居於香港,從事漫畫創作。她唸高中的時候,曾經跌進人生的低谷,畫畫成為了她安頓心靈的途徑。Corinne與「活一番」讀者慷慨分享畫作,並透過筆下的人物細說她的心路歷程。
編按:來自菲律賓的插畫師Corinne Caro,今年才19歲,現居於香港,從事漫畫創作。她唸高中的時候,曾經跌進人生的低谷,畫畫成為了她安頓心靈的途徑。Corinne與「活一番」讀者慷慨分享畫作,並透過筆下的人物細說她的心路歷程。
編按:我們有心事的時候,總希望身邊有人願意聆聽和理解。說書人StoryTaler是一群致力在社區推廣精神健康的人士,當中有曾經患上精神病的朋友,還有修讀心理學的朋友;他們希望透過故事,消除歧視、標籤和誤解。怎樣才算懂得聆聽?請參考他們親自編撰的資源。
從「唧都唔笑」到「笑笑笑笑」,音樂人馮禮慈近年來的變化,確實算得上驚人!
編按:年輕人經歷躁動的青春期,正在建立自我價值與人生方向,情緒的起伏自然較多。老師可以怎樣幫助學生安靜下來,與他們更有效地溝通?明愛胡振中中學的林銘光老師把「正念靜觀」帶到輔導工作裏,這套方法對經常有紀律問題的學生奏效嗎?請看「活一番」特約記者雲闊天清的報道。
編按:吐苦水,有時也不是說吐就吐,尤其是不擅長說話或不習慣宣講感受的人。寫作治療(Writing Therapy)對於各種身心問題,成效顯著。活一番特約記者木棉曾經借助書寫克服了抑鬱症,早前她與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的馮曉青博士,就寫作治療交流經驗,還有當中有趣溫馨的地方。
夢想,令我們活得更有動力。那麼我們應以何種態度設定夢想呢?早前一個題為「逆境請你不要來」的講座,講者之一影帝黃秋生因事無法出席,特意攝製本片,向觀眾講述如何建立夢想,並分享怎樣處理夢想與現實出現落差時的負面情緒。
編按:「即時通」熱線為受情緒困擾的人士提供貼心的服務,工作人員與來電者往復溝通,自己可有甚麼得著?
編按:對於受情緒困擾的人士,與別人的連結意義重大。由利民會(Richmond Fellowship of Hong Kong)主理、以會員制運作的「即時通」精神健康熱線,為受到情緒及精神困擾的人士、復元人士及其家屬、以至遇到生活壓力的朋友,提供個人化的精神健康支援服務。如何善巧地助人自助?請看三位社工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