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表達」和「理解」,還有甚麼?深刻體會「自我同理」(二)
上文提及我為某機構帶領一個網上課程,上了第一堂後,我們覺得這是相當不錯的一堂課,卻沒料到收到對方「官腔」、「冰冷」的回饋…⋯我於是致電對方傾談,我發現雙方對理解「單向」存有差異,以及對參加者的要求也存有差異。
上文提及我為某機構帶領一個網上課程,上了第一堂後,我們覺得這是相當不錯的一堂課,卻沒料到收到對方「官腔」、「冰冷」的回饋…⋯我於是致電對方傾談,我發現雙方對理解「單向」存有差異,以及對參加者的要求也存有差異。
我們習慣看看自己的新一年運程,可能會參考風水、八字、斗數或星座等等。在正念修習而言,我們該如何看待以上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