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活智慧】子女的全貌──電影《少年滋味》給家長的啟示

文:喬奕思
圖:Joyce Chow、活一番

編按:「我都是為了你好!」很多時候,當子女對父母的要求和管教指出質疑,父母便會搬出這句話來,為對話劃上句號。這種愛的方程式,可以讓父母有多了解子女?本文作者為專業影評人及國際學校教師,在報章專欄著筆教育和文化議題。剛為人母的她,透過紀錄片《少年滋味》,細意聆聽少年的聲音,思考為人父母之道。

IMG_5564-(2)

2009年拍出《音樂人生》的張經緯導演,最近推出新作《少年滋味》,鏡頭追隨九位年齡由十到二十四歲的青少年,展現他們的喜怒哀樂。相比政治、身分等宏大的問題,這些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成為故事的基底——畢竟,父母提供的環境、殷切的期許、衡量成功的標準等等,無一不雕刻著這些青少年的人生。

在《少年滋味》中,每一位父母都以自己的方式愛著子女,無論是嚴格要求女兒練琴的媽媽,還是嘮叨兒子「不正常」的媽媽,又或者是給兒子送老子擺件作為生日禮物的爸爸。只不過,在人與人的關係中,是否有了愛,便足夠?父母為了子女全心付出,一生憂心操勞,是否有了這個出發點,一切便無可質疑?當愛成為所向披靡的理由,「我都是為了你好」也就成了子女的枷鎖、父母變身怪獸的心魔。

JoyceChow1
(圖:Joyce Chow)

 

保持距離的愛

愛,也需要距離。稍稍放下控制的心,撇除偏見,以了解為出發點去接近對方心靈的全貌,尊重也由此產生。父母對子女的愛,容易停留在子女永遠都需要自己操心的狀態,事實上,從子女學會走、學會跑,第一天去學校開始,他就已經在開拓自己的路,已經需要父母鬆開手,給予他成長的空間了。

在《少年滋味》之中,二十四歲的義工Paul,面對媽媽說他「不正常」的抱怨,低聲地對鏡頭說:「其實我很正常。」媽媽看到的是Paul沒有光明「前途」,卻並沒有看到Paul做義工的快樂和滿足。用自己的判斷,去框定孩子的選擇,不論是對已長大成人的少年,還是初入社會的青年,都是打著愛的旗號,阻礙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平等溝通。

JoyceChow11
(圖:Joyce Chow)

 

父母才是子女最期待的知音

帶著更包容的心態,去看子女內心的全貌,或許是《少年滋味》中Angel的故事對父母的提醒。唸中六的Angel在校內擔任風紀隊長,熱愛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她完成了最後一場的表演,在場館給媽媽打電話說:「我是要跟你拍照的。」在她的故事之中,父母沒有出現,攝錄機卻捕捉了「乖乖女」形象之外,她的眼淚和笑容。Angel將自己的內心展現在銀幕上,與觀眾分享,找到知音,可是對於正在尋找方向的青少年來說,父母才是自己最期待的觀眾和知音。

你看到的是子女的全貌嗎?衡量子女的,是好學生、好職業、唸大學、鋼琴八級這等刻板的標準,還是作為一個尋找屬於自己的「滿足」之路的青少年,一個正在形成自由意志的「人」?《少年滋味》未必給出了答案,但至少,這些少年的故事彷彿大合唱,不同聲部,全都是為人子女的心聲,唱給父母聽。

JoyceChow17
(圖:Joyce Chow)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