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被人利用 如何放下憤怨?──防止自殺熱線義工的親身體驗
編按:已移居外地的作者讀過「活一番」訪問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的文章,深受感動。她更主動支持我們,分享她在港期間擔任防止自殺熱線義工的經驗。
編按:已移居外地的作者讀過「活一番」訪問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的文章,深受感動。她更主動支持我們,分享她在港期間擔任防止自殺熱線義工的經驗。
編按:我們有心事的時候,總希望身邊有人願意聆聽和理解。說書人StoryTaler是一群致力在社區推廣精神健康的人士,當中有曾經患上精神病的朋友,還有修讀心理學的朋友;他們希望透過故事,消除歧視、標籤和誤解。怎樣才算懂得聆聽?請參考他們親自編撰的資源。
早前香港大學調查發現香港15歲以下自殺個案略有上升,自殺者年紀少至10歲。九月開學月過了兩星期,已發生多宗年輕人或學生自殺事件,一件年輕人自殺案件背後一定有複雜的因素,但若家長平日保持敏銳觀察和關心有助預防事件發生。
表面看來,香港社會對更生人士的歧視減低了,我們少了聽到「監躉」之類的侮辱字眼,多了聽到僱主願意僱用更生人士。然而,也許部份人心底裡還是對他們有一套既定的想法,以為是社會「給了」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筆者也一樣,直至認識了「甦星劇團」音樂劇《英雄本色》的幾位演員:細強、阿生、KK,才恍然明白他們掏心地回饋社會,不斷揭開慘不忍睹的瘡疤,就是希望自己的過錯和改過經歷能警剔和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