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老老相伴」 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新選擇

隨著人口老化,亞洲各地,甚至全球,長期照顧長者已成為不少家庭的壓力來源,甚至成為社會問題。

不少長期照顧者在勞心且勞力的慢性壓力下,因為焦慮、憂慮的心理問題影響了身體正常生理功能的運作,典型的症狀包括頭暈、頭痛、肩頸肌肉痠痛、胸悶、心悸以及腸胃問題等。這些身體功能性的失調,是過度壓力的警訊,不是什麼太大的疾病。因其狀況常時好時壞,長期照顧者也常認為這是辛苦照顧下理所當然的結果。隨著過度壓力的累積,慢慢地失眠的症狀跟著出現,及後可能演變成嚴重精神疾病。

現代精神醫學研究發現,人的身心短期處在「打仗」的狀態是有利於處理壓力,但慢性無意義的過度警戒,會使體內的皮質醇(Cortisol)荷爾蒙過高。就好像每天都在吃類固醇來止痛、消炎、提振精神一般,長期下來傷身也傷腦;傷身的部分如上述的心身症,傷腦的部分就是典型的焦慮症與憂鬱症的問題。焦慮症簡單來說就是身體不該緊繃而緊繃,心理不需要擔憂而擔憂。最不幸的情況是我們在新聞報導上,見到長期照顧者傷害了被照顧者,甚至一起走上絕路。不少地方均開始關注長期照顧者的需要,台灣有心理學家提倡「老老相伴」,一方面讓被照顧者重建社區支援,另一方面使照顧者可以會發現自己不孤單,而且從其他長期照顧者的夥伴們身上學習,正向地面對照顧病人的苦,也同時照顧自己的心理需要。

很多老人家年紀愈大,交朋友的禁忌愈多,怕為自己帶來麻煩,於是在自己的心裡建造一座城牆,但其實只有老人最懂老人。例如年輕人講求快速效率,老人們卻能細細品味慢活的味道;年輕人身體狀態處於人生高峰期,老人們可以互相體恤、同理身體上的退化與不適。

當人年老時,隨著身體退化、衰弱與疾病,生活需要被照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是家人。台灣有一群長者正默默地翻轉舊時代的照顧觀念:照顧者不一定要是自己的家人,可以是鄰里義工、昔日同事、浴火重生的病老人,也可以是老弱長者間彼此互助。重新定義照顧者與被照顧者,追求更健康、正向的長照文化。

1.共享經濟:與其他長者同住

不少長者表示比較喜歡和其他老人同住,而不想打擾家人原來的生活。

我覺得和其他老人同住比較自在,而且可以互相照顧作伴,一起參加社區活動,我就不會整天在家胡思亂想。

2.新北市「不老志工」:提早儲存自己需要的照顧時數

目前新北市政府推出「不老志工」的服務,鼓勵退休的健康老人可以出來當志工,服務鄰里間需要陪伴照顧的長者,服務時數可以轉為自己日後需要被陪伴、照顧的時數,幫助別人同時也可以幫助自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由於長者在家通常容易產生嚴重的社會疏離感,而且容易負面思考,認為老了就是沒用。不老志工可以讓長者建立自我價值感,被陪伴的老人也可以感受到鄰里間的關心與溫暖,病殘弱的老人家會更願意走出家門,接觸外面的世界及社區的微笑與互動。

3.人生70才開始:長者到安養院兼職打工

有一位台灣伯伯在70歲時,開始每周都會去安老院工作3個半天,一方面陪伴住在安老院的太太,一方面照顧院內其他老人家,像是餵他們吃飯、協助臥床長者做簡單伸展、推坐輪椅長者出去曬太陽等。

看到自己有能力照顧更需要被照顧的人,我就會覺得日子過得格外有意義,並更努力照顧自己的身體。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