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非一般的腦袋

撰文:香港大學心理學系首席講師王潔瑩博士

家明是一名有自閉症的中四學生,智商屬優異等級。他每天做家課至凌晨二時,早上六時便起床上學。老師擔心他睡眠時間太少,以及在學業上遇到困難,特別是通識科。

家明記憶力強,數理邏輯亦佳,但卻不擅長解讀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因此較難掌握文章作者或相關人物的看法。面對通識科「試說出文章中陳先生對自由行來港的看法」這類題目,他會感到困惑:「我又不是陳先生,怎能知道他的看法?」同樣,他只能明白平鋪直敘的說法,難以理解通識科常見的時事漫畫背後的隱藏訊息。再者,通識科有很多長題目,需要分析大量資料,運用多角度思考,然後組織論點回答題目。由於家明在思考過程中把語文概念作出組織及歸納的能力較弱,因此未能拿得好分數。

其實在主流學校裡有不少跟家明一樣的例子。他們有非一般的思維和學習方式,即使智能跟一般人無異,甚至更優異,學習成果也往往未如理想。他們需要有合適的支援,才能盡展所長。這些同學處理視覺訊息和圖像的能力較強,老師可使用視覺提示或視覺組織圖去清晰展示組織論點的過程,幫助他們學習有效思考的方法。老師亦可使用由淺入深、逐步提問的教導模式,引導他們掌握較複雜或隱晦的概念。只要給予適當的協助,並善用其長處,有自閉症的學生也可以跨越思維障礙,在學習上表現出與其智能相符的水平。

延伸閱讀: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

自閉症譜系障礙(簡稱自閉症)是一種發展障礙。自閉症人士通常都呈現出在社交溝通及行為兩方面的困難。

近年,世界各地確診的自閉症個案數字均持續上升。自閉症個案於香港亦見增加。根據教育局數據,於主流學校就讀的自閉症學生人數,五年內增長了一倍,以每年約20%的增幅,由2009/10年度的2,050人上升至2017/18年度超過一萬人。

因應就讀於主流中小學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學生之需要,「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聯同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育局、非政府機構及全港中小學,為自閉症譜系學生及其家庭和學校提供為期三年的支援。

文章由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經由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提供,首刊於蘋果日報「打開自閉心」 專欄,《活一番》獲授權轉載。《活一番》希望提高社會對自閉症的了解,展示自閉特色人士正面積極的一面,促進社會共融。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