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垂直森林」為城市帶來綠意,讓居民與大自然共融,但同時也帶來意想不到的狀況⋯⋯

世界各地城市高度發展,帶來空氣污染和居住環境擠迫等問題。據聯合國估計,到了2050年,全球68%的人口會居住在城市。各地城市近年興起了「垂直森林」(vertical forest)式的辦公大樓或住宅,為城市帶來多一點綠意。

例如中國成都的「七一城市森林花園」,是一個綠化的住宅區,每一個單位都建有露台供住客栽種植物。這個項目由意大利的史蒂法諾·博埃里建築師事務所(Stefano Boeri Archietti)設計,號稱是亞洲第一個「垂直森林」。博埃里的概念,是以樹木作為大樓的「綠色幕牆」,吸收太陽輻射,降低室溫,減少了能源的消耗,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空氣中的微粒,也可釋出氧氣和調節濕度。

博埃里又說,建築物可以吸引到野生動物棲息。他說:「這裏形成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包括居民、植物、昆蟲和雀鳥。」

事務所2014年在意大利米蘭也完成了兩幢分別高76公尺和110公尺的同類型住宅大廈「Bosco Verticale」,共種植了一共栽種900多棵樹、5,000棵灌木和11,000株各類植物。2018年,又在荷蘭燕豪芬(Eindhoven)開展了一個出租公共樓宇「楚多垂直森林」(Trudo Vertical Forest),這個項目樓高19層,共可容納125個低收入家庭居住。

該公司去年宣布在埃及首都開羅開展另一個「垂直森林」計劃,這將是在非洲出現的第一個垂直森林項目,預計於2023年落成。

與此同時,日裔澳洲建築師高田浩一(Koichi Takada)去年與Aria Property Group在澳洲布里斯班動工興建一棟30層高的混合功能用途住宅大樓 – 「Urban Forest」,也是採用了「垂直森林」的概念,他說:「混凝土、鋼筋、玻璃都是堅硬而又實體的工業材料,我甚至會將之稱為『死材料』。現在我們需要的,是去擁抱那些具有生命力的材料,建造有生命力的建築。」

澳洲布里斯班的「Urban Forest」

然而,「摩天森林」的居民不單是人類和植物,通常以城市家的鳥類、昆蟲及小動物也將居住於此。例如米蘭的垂直森林尚未建成,已有多達20個群在樹木築巢棲息。此外還有蝴蝶和熊蜂(Bumblebee)。垂直森林大廈的居民,可能要準備與這些鳥和昆蟲共融。

如博埃里所言,成都的「七一城市森林花園」的確是形成一個生態系統,因為物業雖然已落成超過1年,入住率卻非常低,有些空置單位的露台無人打理,雜草叢生,引來大量蚊蟲滋生,反而令住戶望而卻步。該項目共八座住宅大廈,826戶已全部出售,但估計只有10多戶入住。有住客甚至表示,社區的外觀和園圃確實不錯,但大量植物也招來了許多蚊蟲。

對此有人認為,由人工建成的生態系統,總不及讓動植物自然地生長。日本生物學家宮脇昭(Akira Miyawaki)發現,日本的寺廟、神社和墓地周圍的地帶,生長了多種的植物,形成了很強和多樣化的生態系統。

近10年,歐洲一些城市開始推行「再野化」(rewilding),提倡人類不再干擾土地,讓動植物自然地生長。2015年,愛爾蘭都柏林市議會不再刻意修剪市內公園、曠地、墓地和公路旁的各種本生野花和雜草,讓它們自然生長,形成一個可能吸引昆蟲棲息的環境。

紐約「高架鐵道公園」

此外,紐約曼哈頓的「高架鐵道公園」(High Line Park)也是一個自然發展的綠化帶。這裏原本是一條高架公路,數十年來一直被閒置,植物自然地生長,形成一段綠化地帶,當局於是將這段高架路開闢成一個公園,由2009年開始開放予公眾使用。

在德國,德紹(Dessau)、漢諾威(Hanover)和法蘭克福(Frankfurt)等城市在2016年開始了稱為「讓城市成為郊野」(Cities Dare Wilderness)的計劃,例如中部薩克森州(Saxony)的城市德紹因為人口減少,出現不少空置的樓宇,當局購入這些空置的物業,改建成綠化地帶。計劃推行了五年後,該市生態環境更豐富,吸引了鳴禽(songbirds)、刺蝟(hedgehogs)和多種蝴蝶和蜜蜂在這裏棲息,令城市景觀更吸引。

研究人員指出,「再野化」對人類健康也有好處。澳洲阿德雷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生物科學和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雅各‧米爾斯(Jacobs Mills)指出,人類傳統上是在野外環境居住,兒童接觸多樣化的微生物,更有助增加他們的免疫力。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