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佩戴口罩與否的爭論,百年前已在美國開始。那些群體不願戴口罩?原因何在?

今年6月28日,美國洛杉磯一間餐廳Hugo’s Tacos宣佈,餐廳兩間分店將暫停營業,但原因,太多的顧客「不戴口罩」,而且屢勸無效、還以各種方式騷擾或威嚇員工。

Hugo’s Tacos的店東之一比爾‧科尼(Bill Kohne)表示,員工被騷擾、辱罵、丟東西和潑灑液體在身上,尤以店中的拉丁美洲裔員工為甚。

新冠疫情似乎在美國掀起了一場「口罩戰爭」,首當其衝的就是第一線服務業員工。美國各地有些餐廳因為很多顧客不戴口罩,決定停止提供堂食服務。

洛杉磯一間星巴克的主管希洛(Shilo Barrett)說:「我們為了生計而繼續上班,現時顧客為了不願戴上口罩,令我們很為難。」他說,當店員勸喻顧客要戴上口罩時,有些人冷笑、有人發怒,更有人拂袖而去。

美國的防疫部門在二月底仍然公開呼籲一般民眾不要採購口罩,強調戴口罩無助防疫,直到四月初才建議民眾日常生活都應佩戴口罩。由於疫情發展,美國有至少2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強制性要求民眾出門時須要「蒙面」。

紐約大學全球公共衞生學院社會及行為科學教授大衞‧艾布蘭斯(David Abrams)說:「那些不願戴口罩的人們,不願接受這已經是社會的新常態,他們想維持舊日的生活模式。顯示以憤怒和拒絕遵從口罩令,以展示自己的勇氣。」

艾布蘭斯又說,人們面對不確定的情況時,會尋求歸屬感,口罩遂成為人們互相認同的象徵。他說:「同是不戴口罩的人們,覺得找到了團結感;戴口罩的人,視之為一種利他主義的行為,表現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的精神。」

英國米德爾薩克斯大學(Middlesex University)的研究員瓦列里奧‧卡帕拉羅(Valerio Capraro)和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Mathematic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Berkeley)的海琳‧巴爾塞洛(Helene Barcelo)今年5月共同發表的一份研究指出,在非強制全民戴口罩的地區,男性傾向不佩戴口罩。

研究又發現,男性對戴口罩,較女性容易產生「羞恥」、「不酷」(not cool) 「示弱」等負面印象。

事實上,有關外出配戴口罩的爭議,自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發時已經出現。當時,亦是男性傾向拒絕戴口罩。

西班牙流感從1918年10月持續到1920年12月,全球1/3人口感染,約5億人染病,約5,000萬人病故,其中大約50萬人是在美國。

1918年10月,加州三藩市在病例數目迅速增加,當地市議會認為有必要措施防疫,一致通過法規要求民眾配戴口罩,這是美國本土首度強制在公共場所必須戴口罩。

然而,當時不少人都拒絕戴口罩,認為這項法令是有違公民權利,三藩市有人組織「反口罩聯盟」(Anti-Mask League),抗議這項法令。

美國政府2010發表的報告指出,部分男性將佩戴口罩聯想到母親、女教師、主日學教師等。他們亦多不願遵守其他衞生守則,如隨地吐痰和咳嗽等。因此衞生部門的宣傳工作,將個人著重個人衞生國民義務,以鼓勵更多男性佩戴口罩。

看來,要防疫工作取得更大成效,首先要改變男性對佩戴口罩的態度。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