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泰國的蝙蝠洞長期吸引遊客、朝聖者和肥料公司,在這裏,人們的生計與蝙蝠連成一起……

距離泰國首都曼谷以西大約80公里的拉差汶里府(Ratchaburi,又名叻丕府)坡塔蘭縣(Photharam),有一所考宗柏蘭寺(Wat Khao Chong Phran),該寺又名蝙蝠洞寺,因為這裏有多個據稱有千年歷史的蝙蝠洞。每日傍晚夜幕低垂前,數百萬隻蝙蝠從洞穴傾巢而出往外覓食,黑影壓天,場面壯觀,不少遊客遠道前來,只為一暏這奇特的景觀。

考宗柏蘭寺蝙蝠洞是石灰岩洞穴,蝙蝠白天在此棲息,夜間才外出活動。在其中在一個洞穴裏,就有自10種不同的蝙蝠,數量估計達300萬隻。

每逄每周六,這也是當地村民進入洞內的時刻。這一天,寺院准許村民進入蝙蝠洞採集蝙蝠糞便。十多名村民戴著頭燈、拿著簡單的工具,進入洞穴中採集蝙蝠糞便。他們只穿了長袖長褲,頂多用一件襯衫蓋在頭上,避免和蝙蝠和牠們的排洩物接觸。有些採糞者為防地面濕滑,索性赤足進入洞內。

據悉,幾代人之前,當時寺廟的方丈邀請村民幫助清理洞穴,後來發現蝙蝠糞便含有豐富的氮、磷和鉀等化學物質,可以當成肥料,漸漸形成一種產業。採糞者收集已乾涸的蝙蝠糞便,由寺院拍賣予當地村民或肥料商,村民每桶可以取得85%的收入。

蝙蝠在拉差汶里府備受重視,除了因生產肥料而衍生的經濟效益外;蝙蝠也會捕食破壞水稻和其他作物的昆蟲,在授粉和控制蟲害方面發揮作用,因此蝙蝠洞現時已列為動物保護區。

新冠肺炎自2019年底開始蔓延以來,泰國是中國境外第一個有病例的國家,但該國自去年5月以來,似乎已經歇止病毒的傳播。之後病毒首先在沿缅甸邊境的移民社區中被發現,到去年12月下旬和今年1月,每天都有數百個新增案例。

由於科學家懷疑病毒的宿主很可能是蝙蝠,這一年內,不少研究人員來到拉差汶里府研究牠們是否與新冠病毒有關,泰國農業大學大學(Kasetsart University)的一組生態學家,正在蝙蝠洞附近的實驗室採取蝙蝠的樣本。

此外,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醫學院新生病健康科學中心(Centre for Emerging Disease)副主任蘇帕蓬‧瓦哈拉普賽德(Supaporn Wacharapluesadee)領導的團隊曾檢驗考宗柏蘭寺的蝙蝠,不過在這些蝙蝠身上並未發現新冠病毒,而在一些採糞者身上,亦未發現有該種病毒的抗體。

瓦哈拉普賽德從事有關蝙蝠引發的傳染病已經20多年,她和她的團隊仍然在泰國各農村收集蝙蝠的樣本。她較早前曾說: 「在任何有蝙蝠的地方都可能發現病毒」。

對於當地人說,這以乎是過慮了。現年65歲的賈姆(Jaew Yemcem)赤著腳踩在蝙蝠排泄物的泥土上,坐在寺廟的地面上。他說:「在我祖父輩之前,我們就在洞穴中收集鳥糞。蝙蝠沒有染病,我們也無事。」

當地人又說,該地區至少有17種蝙蝠,只有兩種是與疾病傳播有關的吃水果的蝙蝠。

在當地一所學校擔任助理廚師的普朗西普‧延塞姆(Prangthip Yencem),周末也會採鳥糞。她說,當地人過往也會食用蝙蝠,但現時消費量已經有所下降。她說,蝙蝠的味道很好,人們會用辣椒和羅勒葉等來炒,或用大蒜和白胡椒來炸。據悉,用一點酒精搭配蝙蝠血的雞尾酒,有壯陽的效用。

普朗西普说,由於蝙蝠已被列為受保護的物種,居民就不再捕吃蝙蝠了。

然而,近幾十年來,坡塔蘭縣的蝙蝠數量有所減少,其中一個原因是城市過度發展,導致鄉郊和農村地區減少。此外,大量使用殺蟲藥也令昆蟲減少,使蝙蝠失去了食物來源。

有動物學家指出,蝙蝠身上帶有多種病毒,仍舊可以健康地生活,但城市化反而令蝙蝠的數量減少。蝙蝠是用回聲定位(echolocation)來確認捕捉獵物或躲避障礙物,牠們用喉部肌肉的收縮發出超聲波,經物體反射傳回蝙蝠耳朵;但城市發展,各處滿佈多層大廈、電線和各類建築物,令蝙蝠過度疲勞,更易受病毒感染。

寺僧柏松努耶(Phra Somnuek)說:「記得年少時,每日黃昏蝙蝠外出時,黑影遮蔽天空達兩小時之久,現時這種情況只會維持45分鐘。」他說:「我恐怕一天這裏只留下有關蝙蝠的傳說,當這裏沒有蝙蝠,亦失去了特色。」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