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活智慧】門:一起來推拉 ── 心愛教育系列之二

作者陳明明老師在中學任教多年, 始終擁抱熱誠, 學生就是自己的孩子。現在退休了, 為”活一番” 寫了這組文章, 從學生成長的角度看教與學, 看這個世界。他希望藉此和老師 – 尤其是新入行的年青老師 – 分享和交流。歡迎回饋!

學與教的過程,離不開人與人的緊密接觸,以及關係的建立。有沒有想過,這些接觸和關係正不斷塑造著我們的孩子,並從而決定了社會的未來。

大家都可能聽過「推敲」一詞的由來。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代詩人賈島因為全神貫注硺磨一個字(「推」或「敲」)而遇上時任京兆尹的韓愈,無論這典故是否屬實,「推敲」一詞已廣泛用於描繪做文章時反覆斟酌,行事時認真思量。這樣謹慎的態度,也算是追求真善美吧!

試過在門前猶豫嗎?推門還是敲門,詩人關注的可能是詩意,是韻律;現實生活中,我們選擇的理據又是甚麼?

門,不管是木造的,金屬的,玻璃的,總之不透明,看不到裏面的情況,推門之前,你會先輕輕一敲嗎?

這個考驗,校園也常見。當課室門關著,要進入時,你會一推而入,還是先敲門,知會裏面的人?老師會怎樣做,學生會怎樣做,老師會教學生怎樣做?

這雞毛蒜皮的問題,何必自尋煩惱?

想想其他情況,在家,子女進入長輩的房間,或爸媽進入子女的房間,真的會不顧一切,推門直入嗎?

先敲門代表甚麼?一推而入又代表甚麼?

相信你絶不會是目中無人,你心中一定有人,那該怎樣對人——老師不就是要經常教導學生待人處事的態度嗎?

有人把這個題目放在社會大事的格局來觀察和評論。在報章的副刋讀到一篇文章,作者認為民主制度的健康發展需要穩固的基礎,其中一項要素是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尊重。他舉出一個例子,在一些社會,當自己需要經過一道門出外,必會瞻前顧後,拉開門時,發覺有人要進來,便即時退讓一步,手仍然拉著門,直到看見前面再沒有要進來的,自己才走出去,甚至讓在自己後面等候的人先走出去(反正自己還是拉著門);相反方向,推門進入一個場地,態度和做法都一樣。

你曾經這樣做嗎?你有這個習慣嗎?

有些學生回應說:「遇到有需要的才會施以援手,拉著門,禮讓坐輪椅的、拿拐杖的、抱著嬰孩的、推著嬰兒車的、行動不便的……倘若甚麼也不是,為甚麼我要幫忙他呢?」

多謝那位作者一言驚醒,我開始提點自己記著這樣做。花些少時間,出一分微力,初時,得到對方一聲道謝或微笑,確實有些沾沾自喜,也會禁不住怪責那些得到好處卻沒有回應的。一段時間之後,奇妙的感覺產生了:「我」和「他」之間那不能逾越的洪溝似乎消失了,他的需要和我的需要沒有孰輕孰重,誰先誰後之分。當這慷慨付出的舉動逐漸變成習慣後,就毫不費勁地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相互支持。

為身邊的人(即使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拉著門,何需等待「有需要」或「有不幸」時才去付出!

在學校,和門有關的意外相信不是稀奇的事,間中也會有受傷,與其咀咒或責備那些惡,何不耐心培養這些善。禮讓,尊重,支持,信任,都不只是口號或指令,是老師可以身教的。學生未學懂之前,何妨和他一起拉著門或推著門,好讓其他人先進出,耐心等待,學習在予人方便的同時,美化自己的心靈。

老師,一起來推拉,好嗎?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