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疫情.亦情——我們需要的是同理

圖:網上圖片

香港染疫數目幾何式上升,醫療系統無法負荷,患者滯留社區,長者、兒童要在醫院戶外帳篷等候,人心惶惶,焦慮和恐懼充斥每個角落⋯⋯感染的何止是COVID-19?更是焦慮和恐懼!

我們活在焦慮、恐懼的集體能量中!大家只是程度上的分別而已。

觀察

COVID-19患者

可能身在醫院病房中,或在醫院戶外帳篷裏,或在家中。他們因染疫而擔心、焦慮或恐懼。那些留在家中,為免傳染家人,而盡量躲在房裏;沒有房間可躲的,也盡可能瑟縮於一角,感到孤單、無奈、鬱悶⋯⋯

照顧者(患者的家人)

家人確診了,自己一下子便要迅速地作出種種行動,資訊一項一項的還未來得及消化,便要決定行動了。照顧家人患者,預備食物,搜羅藥物,進行檢測⋯⋯根本沒有空間去感受內心湧現的擔心、焦慮、恐懼等。

人病了,心情自然比平常差,愁容、怒容展現,說話僵硬,照顧者很可能便以為是衝著自己而來,如此可能把積存在內的情緒引發,產生衝突。

強檢者

需要強檢者,擔心染疫。排隊強檢,令人疲累。感到擔心、疲累、焦慮。

其他

不是上述三類的人,心裏很清楚,自己可能隨時中招。日益嚴厲的防疫措施,影響生活的各各層面。如何家中貯備糧食、藥物,如何準備「走佬箱」以備不時之需。這些無不造成不安、緊張、焦慮。

如何面對這系統性的焦慮、不安與恐懼?

首先,我們要覺知,清楚覺知我們目前是處於風浪之中。接下來,便要充分地同理自己和他人。

覺知

當不安、焦慮、恐懼出現時,我們要認出它們來。它們外顯的形相,可能是坐立不安,或神不守舍,或不斷上網、看電視、打遊戲機而停不了,或停不了吃垃圾食物(junk food),或停不了做這做那,不肯讓自己有一刻的休息。此外,也許身體感到不適,或腦海不停思想,停不了。清楚認出它們來,覺知後,可以停下來對它們微笑,溫柔地說:「不安、焦慮、恐懼你(們)來了,我看見你(們)呀!。歡迎,請坐!」這樣跟它們打招呼,我們立刻會變得安穩許多了。招呼後,可以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小腹上,留心呼吸,覺察到吸氣時,小腹鼓起,呼氣時,小腹放鬆還原。如此修習幾分鐘,便能讓我們從不安、焦慮和恐懼中暫時解脫出來,變得平靜、安穩下來。

自我同理

越在緊張、壓力、焦慮和恐懼中,我們越需要自我同理。越能同理自己時,我們便越有內在內量,我們因此會減少要求的能量(demand energy)。沒有人喜歡被迫去做事。減少要求能量,我們更能與人產生連結,這樣能幫助我們與人建立和維持更良好的關係。關係和諧滋養了,衝突自然減少。

自我同理是同理他人的基礎。如果沒有自我同理,我們是不能同理他人的。自我同理是指:所同理的對象是自己,因此我們可以自己同理自己,或找他人同理自己,或以我們所信仰的對象來同理自己。同理即是臨在,自我同理便是全然地對自己臨在,完全地接納自己當下內在的一切經驗,對當下內在活生生的生命能量——我們的感受和需要,保持覺知、允許、和接納,不抗拒、不壓抑、不迴避,也不去分析、修理或解決,如實看見和接納。體會面對挑戰時,人更容易緊張、焦慮、恐懼、很容易以判斷、情緒作反應,此時我們更需要自我同理。

同理他人

如果看到家人方拉長臉孔,黑臉,說話僵硬,充滿判斷時,我們會很容易起反應,認為是衝著我們而來,作出自我保護——對抗、迴避或僵住。可是,頂撞、反擊、迴避或扮沒事啞忍,只會損害關係和消耗生命。給予家人最好的禮物是關心和同理,知道對方這樣做是在受苦,緊記「令人受苦的人其實也是個受苦者!」時,能幫助保持心中的慈悲。當你認為對方「發脾氣」的行為出現時,你可以把他/她看成是哭泣的嬰兒,而把自己想像為嬰兒的父母,你帶著好奇去探索嬰兒背後的需要,是尿濕了片嗎?是肚子餓嗎?還是甚麼?你不會去指責嬰兒哭的,是嗎?同樣,我們不指責家人,不看他們的行為反應,不聽他們的說話和思想,而焦點集中去探索他們當下內心活生生的感受、需要和渴望。這樣的過程便是在同理他人。

遇到關鍵時刻時,問問自己:「甚麼最重要?」及「此刻我可以做點甚麼?」。記得愛是最重要,而同理是當下送給自己和家人最好的禮物!

各位讀者朋友們,歡迎您及您的朋友一起來參加「愛的延續」正念修習,獲得身心滋養,共渡疫情!有關詳情,見下。

活動:「愛的延續」正念修習

日期:即日一3月11日

時間:早上6:00-7:00am (香港時間)

地點:Zoom缐上分享會

連結:https://us02web.zoom.us/j/81754709060?pwd=K3V2ZFZyT1d6NzlkVm1JYjRaTmVIUT09

會議號:817 5470 9060

密碼:726784

對象:任何對正念有興趣的人

語音:廣東話及普通話

費用:免費

帶領者:張仕娟(Christine)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