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博】翻轉台灣社工走向的先鋒,羅四維神父辭世

貢獻台灣社工教育近五十年的前輔仁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神父羅四維(Fr. Daniel Ross, S.J.)7月22日病逝,享壽84歲。消息數天後公布。

羅四維神父於1934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農村出生,1960年到台灣彰化、新竹學習中文3年,隨後到菲律賓研讀神學,並受訓成為傳教神父,1968年到美國工讀社會學,1971年再度來到台灣,在輔仁大學擔任社會系主任,開始教學生涯。在任系主任期間,羅神父積極籌劃社會工作課程,1981年,將社會學系下社會工作組獨立成為社工學系,首屆招生。羅神父的學生遍及台、港、澳、馬來西亞、美國等地,在世界各地的社會局、勞工局或民間團體中,也不乏他的學生。

羅神父剛到台灣時,台灣在發展社工專業領域是一片荒蕪沙漠,羅神父可說是社工教育先鋒,積極推動社會福利制度規劃與制定、社工品質與專業提升,對公共部門及台灣社會整體環境產生重要影響。

羅神父曾說,「人們經常認為教育就是教書,但是其實不僅是如此,教育可以訓練年輕人意識到其他人的需要、文化與社會的需要,這正是社會安定的基礎。教宗方濟各要求我們去看身邊那些弱小的人,但是他們在哪裡?他們不只在貧民窟,他們也在學校裡,學校正擁有改變一切的力量。」

羅神父十分著緊學生能否真正吸收知識,他反對老師在課堂只是講授,很早開始推行翻轉教學,上課採用分組討論,羅神父常說「所有的事情沒有標準答案,要讓學生自己去找答案」。

學生們都親切地稱羅神父為「老闆」,羅神父每天都很晚才下班,辦公室的燈直到晚上10時多還亮著,學生們看到那盞燈就感受到羅神父的陪伴,「他於我們而言,猶如父親一樣。」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新創太陽能背囊 讓非洲學童夜間能看書

伊諾森特‧詹姆士(Innocent James)年少時,放學返家完成家務後,會點著一盞火水燈,躺在床上看書。那時,詹姆士居住的坦桑尼亞東北部城市阿魯沙(Arusha)仍未有全面電力供應,他的父母惟有使用昂貴的煤油來點燈,讓他可以溫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