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在蒙古,幾百位哈薩克的馴鷹獵人(berkutchi),努力承傳著有千年歷史的技藝⋯⋯

在蒙古國的巴彥烏列蓋省(Bayan-Olgii),任職導遊的帖木兒(Timur)指向前方騎著馬的男子,說:「看看這邊,是他了。他多俊俏,你走近就會看到。這裏的女孩子都為他著迷。」

馴鷹獵人(berkutchi) 解恩斯別克‧舒力克(Jenisbek Tserik),一身羽絨大衣和刺繡的褲子,頭戴狐皮帽,一隻金鷹靜靜地站在他的右臂上。帖木兒說:「看他的濃密的眉毛和高聳的顴骨,還有壯碩的身型。」

解恩斯別克(蒙古語意思是鋼鐵戰士),是蒙古僅存的300多位馴鷹獵人之一。他不但能騎善射,也曾多次在叼羊(Kokpar,由兩位騎士爭奪一頭小牛或小羊的屍體)賽中奪得冠軍,更獲邀前往杜拜參加表演賽。

在古代,馴鷹是貴族的象徵,而金鷹(Golden Eagle,或稱金鵰)是最常被用作馴養的禽鳥,牠們敏捷有力,但難以訓練和操控,因此馴鷹獵人都需要擁有豐富熟練的經驗,才能把這種猛禽訓練成狩獵高手。

時至今日,一些生活在蒙古國西部阿爾泰山地區的年輕人,12至13歲便能擁有自己的獵鷹。馴鷹獵人視自己飼養的金鷹如同生命般重要,獵人和金鷹的關係密切,他們會對之唱歌,讓金鷹熟悉主人的聲音。有些馴鷹獵人在金鷹10歲後,便把牠們放歸野外生活。

巴彥烏列蓋省,是全國唯一一個以哈薩克族人為主的地區,大部人都信奉伊斯蘭教。哈薩克人是蒙古人的後代,在蒙古人征服俄羅斯後,建立了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元朝之後成立了哈薩克斯坦汗國。

18世紀中葉,沙俄帝國侵佔哈薩克斯坦汗國的大部分領土,哈薩克人被迫遷徙到阿爾泰山。20年紀初,蘇聯和中國將該地區一分為二,哈薩克族人的聚居地被併入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他們自此無法再返回原居地。

此後,哈薩克人在蒙古西部與俄羅斯接壤的偏遠地區過著半遊牧的生活,馴鷹的技術得以流傳。帖木兒的妻子巴塔(Bata)說:「蒙古人以能馴馬為榮,哈薩克人以馴鷹捕獸為傲。」

這些獵鷹都從野外捕獵而來,獵人爬到的危峻的懸崖,從鷹巢將雛鷹取走,慢慢將牠們馴養成長。捕獵用的是雌性的金鷹,她們比雄性更強壯,雛鷹長到大約15磅重,獵人就會帶同牠們走到深山,訓練牠們捕獵包括狐狸和野免等。雖然野狼十分兇猛,捕獵不易,但牠皮毛卻最名貴。

女馴鷹獵人扎曼波爾

蒙古也有約10位女馴鷹獵人,16歲扎曼波爾(Zamanbol)是其中一位女馴鷹獵人。她一家都是哈薩克人,平日在城中上學,但到了周末,完成了功課後,她便會換上了皮革衣,騎著馬和26歲的兄長巴薩貝爾(Barzabal)到山上訓練他們的金鷹。

扎曼波爾和巴薩貝爾二人的馴鷹技藝,都是由祖父馬泰(Matei)所敎,祖父馬泰敎懂他們如何召喚金鷹,如何輕聲和牠們談話,父身故後,扎曼波爾繼續馴養祖父的獵鷹。

每年10月至翌年的3月,是哈薩克的狩獵季節,馴鷹獵人兩人一組出發,前往山區捕獵,其中一位放出金鷹,將獵物的藏身之處驅趕出來,另一位馴鷹獵人從山上放出金鷹,找尋獵物。

1999年,舉行的首屆金鵰節(Golden Eagle Festival),此後每年10月初舉行,有遊客不惜長途跋涉前來參觀,感受並尊重文化差異。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