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復修相片、保留回憶 – 專業的修圖人士如何為天災災民重塑人生?

有一天,當你知道你的家會在一分鐘內被毀,你會取走哪些物件呢?

有人可能會想錢財、貴重的首飾、心愛的玩具…但很少人會想到相片,但災難過後,人們最遺憾的,往往是沒有保留家中的相片。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發生嚴重地震,引發海嘯,岩手縣大船渡市首當其衝,當時任職教師的志田朋美正在外上班,兩位兒子也在不同的學校上學;當志願消防員的丈夫,正趕忙往關掉海上的防洪水閘。

幸而幾天後,朋美一家和年邁的家姑重聚,但她們房子、車子已被淹沒,大船渡市整個城鎮亦已經蕩然無存。幾個星期後,有志願消防隊的成員在瓦礫中找到她們幾張家庭照,令朋美感覺如獲至寶。

在災難發生後,國內的志願人員趕赴災場找尋生還者,但隨著時日過去,找到生還者的機會日漸渺茫,救援人員轉而在災場搜集一些遺物,包括相簿、相架和記憶卡等,幾乎在災區的每一個街頭,都有一大批相片等待處理,志願人員稱自己為「記憶獵人」(Memory Hunters)。

在富士菲林(Fujifilm)任職的板橋祐一在電視新聞看見這情況,也希望能幫忙保存這些相片,帶著兩個同事從東京直奔災區,教人們如何正確地清洗這些照片,希望避免照片進一步受損。

板橋說:「人們以為倖存者最需要食水、食物和棲身之所。然而房子、汽車、衣服,這些沒了都可以再買。但想要買回自己回憶的載體,這是不可能的。」

當時還有來在英國專業修圖師的貝奇‧文遜(Becci Manson),地震發生幾天後,她隨一個義工團體由紐約來到大船渡市附近的陸前高田市協助救災。初時她只是協助清理災場。一天,她清理一間溫泉時,卻發現有一大批沾了海水和泥沙的相片,她想到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為災民修補相片。

貝奇說:「我嚐試在臉書上發文,隔天早上便收到大家的積極回應,所以我們決心開始拯救這些相片。」貝奇靠著臉書、推特上聯絡有關專業人士,短短幾星期,就召集到來自十幾個國家的500多名修圖師參與。

貝奇和志願人員在山田町設立了臨時相片中心,將完成清理後的相片掃描,上傳到雲端伺服器,讓海外的修圖師下載 ,再利用電腦軟件修補復。

修復時間取決於受損程度,有些花一個小時就能修好,有的需要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時間。例如有一次是修復穿著和服的女子的相片,和服是一點點手繪出來的,再配上原有的顏色,用了近半年時間。

貝奇說:「大部分相片都是刮花和沾了泥沙,損毀較嚴重的相片,顏色被海水這浸泡過而褪色,也可能可滿布細菌,甚至是沾了油污。」

志田朋美的全家福也是貝奇修好的,因為同款相片的七個,貝奇得以重新修復。完成當天剛好是一位兒子14歲的生日,朋美一拿到手就哭了,因為這是海嘯發生前,他們家唯一留下的東西。她說:「我失去一切,但至少保留了兒子成長的一件記念。」

貝奇在日本待了6個月後,先後有1,100位義工前來幫忙,共清潔了超過135,000張相片。日本的菲林公司也組織志願者,在4年時間裏修復了41萬8千張照片,有超過9萬張照片通過不同方式歸還給失主,但有更多的照片從來沒被人查詢,他們把照片收集到專門的檔案館裏定期展覽,希望離世者的親人看到。

有一個女子花了9年時間在照片的海洋中尋找,終於找到失蹤丈夫的唯一一張照片。一個80歲的婆婆意外找到自己在學時的照片,讓她想起多年前的學校旅行和早已逝去的師長們。

10年過後,日本一些照片檔案館因經費不足而停止運作,按照日本傳統,儲存的照片都送到神社燒掉,「把死者的歸還給死者」。

在國內外,不少人仍在繼續修復照片的工作。回到美國後,貝奇參加了幾次美國颶風的災後工作,協助人們修復被毀的照片。她說:「受災後,人們一次又一次提到這些照片,因為這些照片幫助他們尋回過往生活的感覺。」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