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每逢雨季日落時分,泰國烏汶府海岸有成千上萬蝦群從海上爬入內陸,最近終於有人試圖解答這個疑團⋯⋯

在泰國東北烏汶府風景如畫,海岸滿是磷峋的岩石和石灘,有如外太空星球表面的地貌,是該國一個受歡迎的旅遊區。

每年8月底至10月初,烏汶府的南園區海岸(Nam Yuen)每天日落,都有成千上萬海蝦露爬出水面,蝦群會爬過岩石,再逆著蘭端河(Kaeng Lamduan)急流向上。每年到了這個期間,大批遊客會在晚上擕著電筒前來觀看這個「蝦群大遊行」的奇景。

然而,多年以來,還沒有人仔細研究,蝦群集體移動的現象為何發生,牠們為何可以離開水面,在陸地爬行?過往,人們常以為蝦群走向陸地,是找尋適當地點交配產卵,然而最近有科學家卻有不同的發現。

加州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瓦查拉鵬 (Watcharapong Hongjamrassilp)博士在20年前,已聽聞有關遊客前來觀看蝦群遷移的事情,但一直沒有人談及這個現象。後來他攻讀生物學,才重拾這個課題。他說:「我知道人們都想知道,這些蝦是甚麼品種?牠們為何離開海上走到乾涸的陸地上?牠們要往哪裏去?」

瓦查拉鵬最近在《動物學期刊》(Journal of Zoology)發表了一項有關蝦群遷移的研究,他與當地野生自然敎育中心(Ubon Ratchathani Wildlife and Nature Education Center)合作,在其中一條河流安裝了9 個觀測點,用錄影機拍攝蝦群的動態。結果發現,蝦群由日落開始向上游爬行,爬過岩石,直至天亮,最遠可爬到65英呎以外的地點,期間有個別的蝦隻可以離開水達10分鐘之久。

瓦查拉鵬最感訝異的,是為何蝦隻可以在陸土行走這個距離。他發現,由於接近河邊,讓蝦隻的鰓可以保持水份,讓牠們吸收到氧氣。

瓦查拉鵬透過基因分析,發現蝦群全屬奠邊府沼蝦(Macrobrachium Dienbiemphuenese),是主要在淡水生活,全是較年輕的。瓦查拉鵬由蝦群的演化歷史估計,由於8月開始的雨季,海流較強造成漩渦,蝦群為了不被海水捲走,被逼到陸上找新的棲息地,而成年的沼蝦因為較能抵受海浪,因此未有遷到陸上。

然而,即使蝦群走到岸上,亦是危機四伏。陸上有蛇、青蛙、大型蜘蛛等棲息,隨時準備捕獵牠們。即使蝦群能避過天敵,牠們可能會迷路,無法及時返回河中,最後因缺水而死,瓦查拉鵬曾見過幾個蝦群死在岸上。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的生態學家阿倫‧高域治(Alan Covich)則說,他最覺得驚奇的,反而是蝦群何以吸引到這麼多的遊客觀看,卻沒有被人吃光。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