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北美太平洋沿岸大量灰鯨擱淺死亡,原因可能是吃不飽?食物鏈的失衡更令人擔憂…

自今年1月開始,在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的海灘上,多次發現灰鯨擱淺事件,至目前已發現70多條灰鯨擱淺死亡,是近20年來發現灰鯨死亡數量最多的一年。上一次錄得大量灰鯨死亡要追溯到2000年,那年共發現131條鯨魚死亡。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簡稱NOAA),已將這些灰鯨擱淺死亡個案界定為異常死亡事件(Unusual Mortality Event,UME),科學家已就這些現象展開調查。有專家指出,許多灰鯨身形消瘦,懷疑與食物來源短缺有關。

灰鯨(gray whale)又稱為東太平洋灰鲸(Pacific gray whale),是海中的巨型哺乳類動物,身長約15至20公尺,總重可超過35噸。牠是在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估計已有约3000萬年的歷史。灰鯨在太平洋一帶生活,每年會往返北極圈和墨西哥,進行為期2至3個月、長達1萬公里的遷徙旅程。

每年的春夏季,灰鯨大多會在白令海(Bering Sea)和楚科奇海(Chukchi Sea)棲息,捕食該處的小魚、磷蝦和甲殼類生物,讓體內積累足夠脂肪。到每年10月,北極圈踏入冬季,牠們會南下前往較溫暖的海域過冬,在加州、墨西哥外海繁殖,到次年的二月中左右才游返北方海域。

據報導,今年到目前為止,共紀錄的灰鯨死亡數字已達到73條,發現地點遍及美國阿拉斯加州、奧勒岡州和加拿大的卑詩省,其中華盛頓州有25條,加州發現了37條。

華盛頓州非盈利研究機構「卡斯卡迪亞研究團體」(Cascasia Research Collective, Olympia)的生物學家約翰‧卡倫博基迪斯(John Calambokidis)指出,實際死亡數字可能更高。他說:「死亡的鯨魚在正常的情況下會沉落海底,被人類發現死亡的鯨魚,大概僅是整體死亡數量的10%,確實的數字難以估計。」

科學家更發現,這些死亡的灰鯨體內,大部分都缺乏脂肪、體型消瘦、明顯營養不良。卡倫博基迪斯認為,顯示前一年在北極的覓食季節中進食不足,未能攝取足夠營養。

海洋暨大氣總署漁業處發言人米高‧米爾斯坦(Michael Milstein)指出:「牠們從墨西哥過冬地點往北遷徙時,似乎因用盡力氣而擱淺死亡。」

灰鯨缺乏食物,原因之一相信是北極海域嚴重暖化、改變了海洋生態,導致灰鯨的食物來源減少。

研究人員認為,白令海及楚科奇海自2016年起便出現異常暖化,去年海面溫度更比平常高出攝氏9度,冰層面積也創了多年來新低。灰鯨的主要食糧的甲殼類動物,原本是依賴浮冰上的水藻存活。浮冰減少,以至甲殼類動物數量減少,灰鯨無法獲得足夠糧食,唯有捕食磷蝦等維生,然而,磷蝦未能提供足夠的脂肪,令灰鯨在游返北方途中體力不支而擱淺死亡。

阿拉斯加氣候評估及政策中心(Alaska Center for Climate Assessment and Policy)氣候科學家尼克‧托曼(Rick Thoman)表示:「從水藻到磷蝦等,氣候暖化影響了整條食物鏈。」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