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有鬼的社會不冷漠,幽靈傳說是前輩給我們的提醒!奈良記者出版的「鬼報」怎樣延續日本文化?

妖怪這題材,對不少人來說真是百看不厭。日本文化中的鬼怪更是知名,《鬼太郎》及《妖怪手錶》紅遍亞洲,不少香港和台灣人也熱捧。

奈良傳說中著名的妖怪,你知道幾種?奈良的鬼故事可以追溯到在平安時代早期(794-1185)出版的《日本神奇事件記錄》,社區中一直流傳著各種關於超自然生物的民間傳說,包括食人魔和水怪。

不少人認為鬼故不科學,又沒價值,但住在奈良的木下昌美氏(Kinoshita)卻不以為然。她說:「我從小就喜歡日本老式風格裡面出現的那些鬼怪。九州高中畢業後,升讀京都同誌社女子大學的原因,就是我可以在大學裡學習妖怪的文化。」

木下醉心研究日本文化中不同的鬼怪。木下講鬼故,不是想導人迷信,或者渲染血腥暴力, 而是希望透過介紹地區人士如何傳承鬼故, 喚起大家對歷史的關注,並以此對抗愈來愈冷漠的社會。

從2015年開始,木下三年來,以「鬼文化研究員」的名義工作,自資出版電子鬼報《奈良怪物時代》,記載有關於奈良縣不同地區的妖怪及其民間傳說故事。

「幽靈傳說包含前輩對我們的提醒,也是讓我們理解前人生活和社區信仰的有趣途徑。」

本身是專業記者的木下,她寫的不是隨隨便便幾個鬼故事,而是把幽靈妖怪當作學術研究的主題。她研讀了奈良女子大學研究院有關當地水怪和社區信俗的論文。

《奈良怪物時代》的內容涵蓋各種各樣的妖怪,從自然界妖怪水怪、山妖,到動物妖怪,包括蛇精等都有。

木下正準備出版《奈良怪物時代》第三卷綜合系列,木下未來將繼續尋求新的鬼故事,她訪問了奈良和吉野地社區的居民,收集民間傳說。「幽靈沒有形狀,也沒有痕跡,除非有人記下它們,否則它們會不知不覺消失,我希望記錄更多的鬼故和社區故事。」

除了出版報紙,木下還會舉辦講座,分享日本文化如何闡述地獄。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正能量新聞】美國八旬老婦圓60年賽車夢想

「我的手扶着方向盤,心在狂跳,腎上腺素的作用由腳開始,繼而是手臂,再去到雙手。嘩,我的夢想成真了,我在真正的賽車跑道上駕駛賽車!」83歲的波比(Bobi Oxford)興奮莫名地憶述她最近的賽車體驗。

圖片來源:Innocean/pocstock

【共融社會】滑浪者都是白人?非裔媒體創作人發起行動 糾正AI偏見

大衛‧密茲芬(David Mesfin)在製作一齣有關黑人滑浪文化的紀錄片時,嘗試用ChatGPT和其他GenAI工具為影片生成非洲滑浪者的影像,可是得出的成品一律是白人。在埃塞俄比亞出生、少年時代移居美國的他對此大惑不解:「這些系統顯然沒有將我們(黑人)放在眼內。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遭科技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