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法國人稱許他的人格魅力,他敢對美國說「不」,但政績好壞參半。為什麼希拉克令人懷念?

1965年,法國科雷茲省(Corrèze)聖費雷奧勒(Saint-Féréole)市議員選舉,一位年輕帥氣的候選人,他一手拿著香煙、一手端著啤酒,加上近1.9公尺的魁梧身材,結果成功贏取了議席。他就是在法國政壇活躍40多年的希拉克(Jacques René Chirac)。

希拉克於今年9月26日與世長辭,享年86歲。法國總統馬克龍宣佈9月30日為全國哀悼日。希拉克是位廣受愛戴的政治家,現任總統馬克龍稱許他是代表法蘭西精神的「偉人」,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唁電慰問希拉克遺孀貝爾納黛特(Bernadette Chirac),讚揚他擁有才智和學識,是一位有智慧和有遠見的政治家。

希拉克緃橫政壇多年,分別在1995年至2007年兩度出任法國總統。此前,他還曾九次當選國家議員、七次被任命為部長,擔任過兩次總理,並執掌巴黎市政府十八年。

希拉克在外交上最令人難忘的,相信是2003年,堅決反對以美國為首的盟國出兵伊拉克,雖然獲法國民眾支持,但卻激怒了不少美國高層,也影響到支持美國的時任英國首相貝里雅之間的關係。

對伊拉克戰爭說「不」讓希拉克贏得了國民的尊重,但同時代的法國人卻不滿他在內政上無所作為,經濟停滯不前,失業率始終徘徊在10%,他也無法推動主要的經濟和社會改革。

另一方面,其政治生涯一直醜聞纏身。例如在擔任巴黎市長期間,有傳他和其助手用城市基金支持他領導的「保衞共和聯盟」(Union for the Republic),又被指挪用公款和家人出外度假。但醜聞無阻希拉克1995年贏得大選,繼密特朗之後成為法國總統。

希拉克在2002年競逐連任,與極右翼政黨領袖尚‧瑪麗‧勒龐(Jean-Marie Le Pen)一同進入第二輪投票,選民犠牲了社會黨領袖若斯潘(Lionel Jospin),投票給希拉克,令他得以挫敗勒龐。不少法國人形容自己要「掩着鼻子」投票,意思是勒龐和希拉克都是「污穢不堪」。

希拉克執政至2007年離任,但他隨即被控告於擔任巴黎市長時為政黨集資及個人開支有貪瀆行為,最終於2011年被判緩刑兩年,但法國人始終對希拉克懷有特殊的感情。

在許多法國人心目中,希拉克是一個會在街頭巷尾遇上的先生。當巴黎市長時,有媒體拍到希拉克搭乘地鐵時跳過閘機。當總統期間,他會將總統專車的車窗放下,與行人和店鋪的店主打招呼;他參觀農產品展時,會與農民聊天,了解收成情况,還親自擠牛奶。

法國人更欣賞希拉克的優雅,對人熱情、親和,與人交往時率性隨意。希拉克生前的一名廚師說:「他是一位偉人,他給予我發展的機會。當時我剛剛抵達法國,加入了保衛共和聯盟,後來進入巴黎市政府工作,成為了他的廚師。他就像一個普通人,也懂得傾聽他人。」

希拉克(中)與德國前總理科爾(右一)、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右二)和英國前首相馬卓安(左三)等。

希拉克1932年出生於巴黎拉丁區(Latin Quarter),父親任職銀行,對兒子的教育十分嚴格,要求希拉克必須閱讀雨果(Victor Hugo)和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等名家的作品。希拉克就學於著名的巴黎政治學院(The Paris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tudies)、法國國家行政學院(É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

希拉克1956年自願參軍,參與阿爾及利亞戰爭。1967年當選國會議員,當時還不到40歲,隨即獲時任總理龐比度(George Pompidou)委任為助理財政部長,從此平步青雲。

有人批評希拉克政治立場搖擺不定,他是法國政壇最具標誌性的右翼人物,初時奉行戴高樂的反歐洲路線,後來却積極推動歐洲單一貨幣,促進歐洲的一體化。他曾下令重啟在南太平洋進行核彈測試,不過在2002年又變得關注環保,出席地球高峰會,商討應對氣候變化。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