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活智慧】壓力和動力 ── 心愛教育系列之九

作者陳明明老師在中學任教多年,始終擁抱熱誠,視學生是自己的孩子。現在退休了,為活一番 寫了這組文章,從學生成長的角度看教與學,看這個世界。他希望藉此和老師 – 尤其是新入行的年青老師 – 分享和交流。歡迎回饋!

爸爸對媽媽說:「教導孩子,我當奸角,給壓力;你做好人,盡量鼓勵!」
輔導老師對訓導老師說:「我們分工明確,我施軟功,你來你那一套硬功,雙劍合壁,無往而不利!
可是,有孩子說:「早料到你們兩個身分,雙重標準,我不受的!」
還可以怎樣?

某日放學後,小明仍在教員室,坐在班主任旁邊,低頭對著枱上的功課(是昨天的功課),間中轉過頭偷眼望一望老師,好像監視她的一舉一動。老師差不多半個人藏在功課堆中,正在埋頭苦幹,偶然伸一伸懶腰,口中唸唸有詞:「小明,專心做功課!做完昨天的,還有今天要做的!」小明好像很專心,完全不為所動。

數學老師剛好經過:「小明,數學改正做完了沒有?」小明只是擰一擰頭。

又輪到英文老師氣沖沖走過來,「砰」的一聲,把作業簿放在小明面前:「小明,原來你在這裏,我到處找你,看你早上的堂課,亂七八糟,錯漏百出,限你半個小時內重做一次!」小明只是點頭。

以上情節,在不少學校都是司空見慣的。

在學校,同學大吐苦水:「天天都給你們迫逼,假期無休息,早晚沒自由,只有壓力,累死人了!」
老師不服氣:「我的壓力比你們的大得多,天天都要應付這麼多學生,要求有增無減,人也要瘋了!」
校長忍不住加入論戰:「學校大小事情,我都要負責,一切壓力最終還不是加在我一個人身上嗎?」
忽然,校門外傳來一把聲音:「孩子是我的,你們的壓力怎會比我的大?」原來家長已經忍無可忍了。

甲走過來說:「沒有壓力,怎會動起來?壓力不大,怎會進步?」
乙也湊過來說:「不是靠壓力,是靠動力啊!沒有動力,壓力何益?」
甲連忙補充:「沒有壓力,何來動力?就好像沒有抽水機,自來水怎會跑到樓上來,供你自由享用?」
乙只好長篇大論:「人不是機器,其可貴之處是擁有與生俱來的本領,能夠把外來的壓力化作自身的動力。只要自己有意願,就不會放棄,成功就是一點一滴的積累。」

曾經在報章的專欄讀到一個專家的意見:不要給予壓力負面標籤,對壓力感到有害的才有害,成功的關鍵是有應對能力和具有信心。

這個意見似乎點出了四個元素:壓力、動力、能力、信心,當中的奧妙是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係。就好像為氣球打氣,過分了,砰的一聲,氣球爆成碎片;恰到好處的話,氣球漲卜卜的,充滿彈力,一放手,壓力釋放,變成動力,氣球自由自在亂竄,若是長條型的氣球,會一飛沖天。

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考核過程中,壓力、動力、能力和信心不斷互相碰撞,也互相催化。不同的教育模式孕育不同的轉化效果,可能是循環提升,也可能反覆下沉。

「追功課」的角力,令師生長期互相壓迫,關係惡化。何不考慮吹氣球的道理,「打氣」既是添加壓力,也有助提升動力。適量施壓,學生的能力有所提升,再配合有效的輔導,讓學生確立自己的願景,增加自覺的動力。

要更進一步,教師自覺是學習支援者的角色:和學生設定一個有挑戰但可達的目標,然後擬訂具體的進度和達標準則,鼓勵和指導學生作階段性評核,助他拾級而上。

每個學生的情況不一樣,不要求於急成,容許學生有調節進度快慢的空間,讓壓力和動力有足夠時間轉化。最後,想效能更顯著,可以添加動力補充劑——適時的回饋與讚賞,以及朋軰中的模範。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