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活智慧】快樂就是做擅長的事!想孩子表現卓越?只要令孩子開心快活便成!

你最擅長的事情是甚麼?你多久沒有做自己喜愛、讓自己感動的事?我們的孩子是否天天在捱著了無生氣的學習?在國際擁抱日(1月21日)來臨前,讀一讀尼可拉斯.歐德藍(Nicholas Oldland)的兒童繪本《Big Bear Hug》(中譯:大熊抱抱),也許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讓我們一起擁抱標準以外的可能性。

大態抱抱 1月21日 (1)

《大熊抱抱》的主角大熊住在森林裡,他心中充滿愛與幸福,每天總是笑瞇瞇。每當他在森林裡散步,看見有生命的東西時,都會給他們來個大大的擁抱。他會擁抱不同的動物,但是,大熊最喜歡抱的還是樹。一天,大熊在森林裡看見一個拿著斧頭的男人。大熊以為男人和自己一樣,很愛樹,但是原來男人要斬森林中最大的一棵樹。大熊很憤怒,想要咬男人,但大熊最後決定做牠最擅長的事——擁抱,緊緊地抱著男人,結果男人被嚇走了,大熊救了那棵樹。

人人也身懷天賦

《大熊抱抱》故事看似簡單,但蘊藏深遠意義。書中的大熊呈現非一般熊的性情:牠不單不兇惡,更熱愛各種生命,連熊最喜愛的食物——兔子,牠也擁抱。這令人想起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一句名句——每個人都身懷天賦,但如果用會不會爬樹來評核一條魚的能力,它會終其一生以為自己愚蠢。

everybody-is-genius

作為父母,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出類拔萃;我們也因為愛孩子,怕他們落後於人,於是不問因由帶著孩子去衝、衝、衝,衝著去迎合現代社會的各種標準,甚至被這些標準拖著走。然而,有沒有想過和了解過,孩子其實是個怎樣的人?是尾入水能游的魚、在樹上矯健敏捷的猴子、還是一隻不似熊的熊?愛因斯坦成長於十七年紀,當時社會已經充斥著各樣批判孩子的狹隘標準。他這尾魚從小被批評不懂爬樹,甚至被冠上「低能兒」的標籤。今天現代社會變得更急速且更標準化,無法公平欣賞魚和猴各有所長,更容不下一隻不像熊的熊。

 

《大熊抱抱》的大熊以牠獨門方法完美化解了一場危機,保護最愛,書中特別觸動我的一節是在危急,最容易亂陣腳的關頭,大熊並不是精心去計算怎樣可以擊退敵人,而只是單純坦率地做牠最擅長的事——擁抱!

快樂就是做擅長的事

當人做最擅長的事時,他們便會快樂起來。擅長的事情通常也是喜歡的事情,心理學家在20世紀初就發現且不斷引證,當人做擅長的事情時,總會接收到正面的回應,例如受稱讚,建立了正面的連結,有愉快的感受。這樣說,你也許明白為何這麼多藝術工作者頂著困難,不斷創作,從中獲得滿足!這也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內在回報」,也正是驅使人們努力的最大推動力。

讓孩子從選擇中得到快樂

先讓孩子快樂起來,有助他們發揮自我潛能,這種說法有根有據。心理學大師米哈里.契克森米海伊( Mihaly Csikszentmihalyi)的研究發現,當人們全神貫注享受某種活動時,會喪失時間感,且產生極大的滿足感。此時,人們便進入了『心流』(flow)狀態,並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而《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當代教育大師肯.羅賓遜(Ken Robinson)則稱之為「神馳狀態」,意指當人做著他們擅長和喜歡的事,不論時間多長、多累,他們都會感覺時間好像很短,而自己總是神采奕奕。

荷蘭的小朋友,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稱為全球最快樂的孩子。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學(Erasmus University)的魯特·範霍文(Rutt Veenhoven)教授研究快樂學46年,是全球第一位以科學為基礎,研究這門學科的先驅,也是世界快樂學數據庫的創辦人。魯特教授指出,培養快樂孩子的秘訣在於大人願放手,讓孩子重獲自己生活的話語權。若父母讓孩子有更多選擇的自由,例如決定參加甚麼課外活動、與甚麼同學玩,升讀甚麼學校,孩子便會快樂一點。

讓孩子從選擇中得到快樂_1
聆聽孩子的聲音

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的,你真的相信在一個又一個的標準下,孩子的天賦便能發揮嗎?若果小孩的獨特性被制度捆得死死,甚至被活活扼殺,剩下的便是教育工廠打造出來的樣版製作品。與其奮力迎合世界各式標準,例如鋼琴考至演奏級,成為空手道黑帶,倒不如多留些空間、信任擁抱孩子的可能性,讓他們慢慢地、快樂地從最擅長的事情開始,爆發不可預期的天賦。

想像信任孩子

 

《大熊抱抱》作者、繪者簡介

尼可拉斯.歐德藍(Nicholas Oldland)

畢業於加拿大新伯倫瑞克省的艾里森大學,主修藝術。現為知名服裝公司哈特利(Hatley)的創意總監。在此之前,他從事過廣告設計和電影製作。《大熊抱抱》是他的第一本圖畫書。一個失眠的晚上,歐德藍漫無目的地描繪出《大熊抱抱》的故事。他早上再看自己的草稿,彷彿看出了些甚麼,他之後用了幾個星期,瘋狂地畫這個故事,最後出版成書,還被加拿大兒童書中心選為「2010年最佳兒童讀物」。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