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把正念修習帶到生活應用之中的十個操作方法──以智慧洞見導引的正念修習(三)

圖:網上圖片

(續上期)

把正念修習帶到生活應用之中,操作上可以分十個部分(概念只是方便討論,實際運用時是相互關連):

最基要的修習是我們能夠「覺察」當前的狀況,然後在風暴之中停下來,對現象加以「辨識」。待我們真的能夠以正念「覺察」、「停止」和「辨識」當下身心的現象時,就能夠開始以「接納」、「擁抱」和「深觀」來轉化。

轉化的過程中因正念集中而帶來深刻的「洞見」,然後我們有能力重新作出「抉擇」,決定如何好好管理我們的生活。正念地有意識重覆實踐「洞見」所指向的行為,最終重構我們的「見地」。

【覺察】

正念帶給我們最基要的就是「覺察力」,這是最關鍵的一項能力。如果無法覺察「現象」,我們如何能轉化「現象」?正如我們沒有能力改變沒有在意識中顯現的東西,因此學習把正在發生的事情帶進意識之中是一切的起點。時刻留意自己當前身心的狀態,就是覺察的力量。

【停止】

正念的第二個修習是學習從種種風暴之中停下來。「情緒風暴」、「思維風暴」、「習慣風暴」等長久以來驅動著我們,使我們習慣在無意識的狀態下運作,即使對風暴保持覺知,仍然有可能站不穩陣腳,而正念就是一股能量帶著我們從風暴中走到當下此刻。每當能夠覺知到正處於憤怒時,邀請自己停下來回到呼吸上就是修習停下來的一種方法。

停下來讓我們能夠儲好能量,待我們內心有足夠的平靜後再好好面對事情。很多時在我們修習正念的初期,習慣模式的力量仍然很強,一但影響自己的「對境」出現,我們往往心隨境轉,無法安定,與其去解決問題本身,不如先學習在煩腦與情緒中停下來。

【辨識】

當我們能夠有意識停下來時,便能進一步以正念覺察當下身心現象。若我們生氣時,就了知到自己正在生氣;當我們身體不適時,了知到身體不適。

如此對當下的事相不加以批判,只是以真實的名稱為各種感受命名和辨識,足以帶來一定的轉化。

【接納】

當我們能夠辨識當下的身心現象後,便能進一步以正念接納當前的身心現象。接納是指不需要否定自己的情緒,而是接受現在的一切。

你可以對自己說:「我是可以傷心的,我接受這個傷心。」

【擁抱】

擁抱是接納再走多一步,就像慈母抱著哭的嬰兒,當中帶有慈悲與愛護。我們以正念擁抱自己的身心一切,光是這樣就能讓自己平靜下來。

【洞見】

以正念持續集中在所緣上,當我們身心有足夠的平靜和清明時,深入觀察,就能了解一切身心現象背後的原因所在及現象的本質,了解每種現象的成因,有助我們找出根本解決的方法。

在修習中有四個重要的部分:

【現象的相貌】

【現象的成因】

【現象停止的可能】

【停止現象的方法】

當我們的心不受各種風暴干擾,就能以最清明的狀態來觀察當前的身心現象。如此我們便能更準確地找出構成現象的原因,例如你明白自己的憤怒來自何方、慣常的行為來自何方,這種洞見將為我們的生活開啟大門。

【抉擇】

我們已經不再只受無意識的習氣所驅動,而是變得有意識地選擇甚麼行為該做、甚麼行為不該做。

由正念產生的洞見(智慧),允許我們以更恰當的方式處理日常事務,指引方向。例如你能清楚見到意氣之爭所帶來的困擾,而不是受憤怒所佔據。

例如當你能在食物中深入觀察,你便了知到飲食方式影響了自己身體狀況及地球生態的發展,因而懂得珍惜食物、減少肉食等等。

真正做到這一部分的修習,就是生活就是禪;禪就是生活,每一個當下都清楚知到身心的需要,有意識地為自己、他人、環境作出最恰當的行為。

【薰習心識】

在正念修習的哲學中,「心」的運作以種子來比喻。我們的「思想」、「語言」和「行為」每刻都在灌溉內心心田的種子,當種子遇到相應的條件時就會現行成為外顯的現象。

例如每當我們有憤怒的感受、語言和行為,我們就灌溉了心中憤怒的種子,久而久之憤怒的種子變得活躍,這種週而覆始的加強作用,就是「薰習」。

在這一階段的修習中,我們已能有意識地作出「身」、「語」、「意」的選擇,當我們正念地、有意識地重覆實踐「洞見」指向的行為時,便是在灌溉新的種子,讓新的行為變成新的習氣或價值觀。簡單而言有四項修習:

一、有意識地防止不善(與洞見不相乎)的種子現行

二、有意識地讓不善的種子回到泥土(藏識)中

三、有意識地灌溉善良(與洞見相乎)的種子

四、讓已經現行的善良種子保留在意識之中

【轉化見地】

在持續固定的修習中,我們一些固有的見地得以切底轉化,從根本的讓我們變得幸福和自由。在這階段中,由見地所發展的行為已合乎正確的見解,不再引至不必要的煩惱。

以上是關於正念修習在生活應用上的不同面向,希望為修習者建立更多修習的信心,了解到正念已在生活之中發芽長大了。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