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英國這位女士在一年內,每天幫助一位素不認識的人,日行一善,結果如何?

在電話亭放上幾粒糖果、送一雙襪子給一位無家者、在咖啡室留一張鼓勵字句的字條⋯⋯

這些都是一位英國女士在一整年366日內所做善行。

2011年8月,倫敦北部托特納姆(Tottenham),一位非裔男子馬克·達根(Mark Duggan)被指控攜帶槍械,遭警察開槍射殺,引發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騷亂,接著蔓延到鄰近地區。

當時,住在倫敦的作家兼劇場工作者伯納黛特·羅素(Bernadette Russell)正身處蘇格蘭愛丁堡參與愛丁堡國際藝穗節(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她說: 「我在一間咖啡室吃早餐,看到電視上轉播一架雙層巴士在焚燒,有人縱火、搶掠和到處破壞。當時的朋友都勸我在愛丁堡多留一會,待事件平息。」

伯納黛特照原定計劃返回倫敦,看見平日的國王十字(King’s Cross)路一片冷清。

幾日後,伯纳黛特到郵局,排在前面的一位青年,有帽衞衣蓋在頭上,跟電視畫面那些騷動份子無異。他對郵局職員說帶不夠錢買郵票。

伯納黛特憶述: 「我主動為他付郵資,當時我想這也是小事,也沒什麼大不了。這位年輕連聲道謝。想不到這件小事,令他如此感激。」

伯納黛特促發起一個念頭,她由這天開始,連續一年每天為一位陌生人做一件好事,也許,世界就會變得美好。一年後,她覺得完全改變了。

伯納黛特形容,這一年的實踐,令她覺得暖心,也令她滿有啟發。雖然有時很勞累,例如她會幫一位女士背負重物,跑了4英哩的路程。但這樣卻令她每天都有所謂很「high」(高漲)的感覺,像有一股暖流直達心裡。

伯納黛特上載她每日的經歷到社交媒體上。她說: 「我想仁慈是人生存的部分目標,現時世界比任何時候更需要善行。」

過往的研究顯示,仁慈是出於真覺;人們越思考,就越不會心善。薩克斯大學(Sussex Centre for Research of Kindness)羅賓·班納吉(Robin Banerjee)說: 「善行最吊詭之處是,當你想到某種行為會對人有益處,反過來會對自己帶來一些正面的後果。」

他解釋說: 「當人們做出某種善行,就會激活腦部的犒賞路徑(reward pathway),產生相應的幸福感。」此外,善行會觸發腦部的神經傳遞素(neurosmitter,一種神經細胞的化學物質,用來在細胞間及向肌肉組織傳遞信號),產生一種歡愉的感覺。

2012年開始,伯納黛特在英國地演說,分享如何為她帶來改變;她有份創辦的白兔藝術公司(White Rabbit),也製作戲劇向大眾宣揚善意及關懷心。2017年,伯納黛特整理了一年的經歷,寫成《善意之書》(Little Book of Kindness),分享如何每天做一件善良的小事。2018年起,她又與皇家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合作,製成有關仁慈的表演。

伯納黛特說,她最大的得著是:小至對人說聲早、給人一個微笑,都足以令世界改變。她解釋: 「就像沙灘上的無數的小沙粒,倘我們都能表現這種人性的美善,就可以令世界更美好。」

她建議,所有學校、機構和公共機構,都應該有一項「仁慈宣言」。人們應常問:「這樣做是否仁慈?」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