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發現」快樂之道: 怎樣形成一個健康的循環?

現代人不斷強調尋求快樂,我們越來越覺得快樂並不只是感覺,而是影響我們日常生活質素的重要原因。

快樂有秘訣嗎?

既然「快樂」這麼重要,我們怎樣才能創建一個快樂的社會呢?佛教國家不丹是第一個根據其公民的快槳指數來制訂政策的社會,不丹國王於1972年宣稱,國民幸福總值(GNH)比國民生產總值(GNP)更重要。

此後,許多其他國家也紛紛效法,尋求GDP之外的準則來來衡量國家的進步和成功。例如,英國於2010年制訂了一項國家「快樂」計劃;最近,新西蘭亦推出了首個「快樂預算」,致力改善國內弱勢群體的福利。

然而這些政策也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很大程度只著眼在令人快樂的物和事上,以為只要令社會充滿這樣的物和事,居民就能得到快樂。這個方向的最大弊病是過於專注令人快樂的事物,使人錯過了生活中其他重要的成份。

專注尋找快樂會否反而令人看不見快樂?

近年,心理學強調著眼「如何」獲得快樂比「甚麼」是快樂更重要。最佳例子莫如,正念傷習引導人們超越好與壞的觀念,學習怎樣接受眼前的事情。

因此,近年各地的快樂方程式,開始有所轉變;製造快樂之餘,還著力提高人們發現快樂的能力。不難發現,在快樂的地方裡,人傾向於輕鬆自在、無憂無慮、寬容和自信,於是更容易感受快樂,形成一個健康的循環;反之,在氣氛緊張的社會裡,人們往往會感到壓力、緊張和易怒,導致無法發現快樂。

究竟快樂是因,還是果,真值得深思。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