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一身鱗甲為防動物攻擊,卻逃不過人類的手。穿山甲不再入藥之後,牠們會更安全嗎?

在非洲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Harare)的「蒂基─海伍德基金會」(Tikki Hywood Foundation)一個保育中心,工作人員正小心引導幼小的穿山甲Tamuda如何覓食,他們將Tamuda引到附近一個土丘,掘開泥土,讓Tamuda用牠的長舌頭吸食土丘裡的螞蟻。

初生的穿山甲會與母親一同生活約5個月,期間牠們會伏在媽媽的尾巴上,由媽媽背着到處活動。穿山甲生產後,遇到威脅時,會把身體緊緊捲成一個球狀,讓鱗甲保護腹部較軟的肌肉和幼小的穿山甲。這樣雖然可免於受到其他動物的襲擊,卻躲不過盜獵者,因為人們徒手就可以將牠們捕獲。

「蒂基─海伍德基金會」這個保育中心,主要收容被執法人員截獲的稀有動物。自2012年,已至少收容了180頭穿山甲。除了津巴布韋,喀麥隆、尼日利亞、塞拉利昂和烏干達等國也有出口穿山甲,主要運往中國、越南、泰國、老撾和緬甸等東南亞國家。

中國國家藥典委員會近日出版2020年版的「中國藥典」,已沒有將穿山甲收錄其中。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今年6月5日發布公告,由當日起將所有品種穿山甲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一級。

保育人士認為,倘穿山甲不再入藥,有望令瀕危的穿山甲獲得一線生機。保育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北京首席代表史提夫‧布萊克(Steve Blake)說:「我們對這項宣布極表歡迎,顯示中國政府認同有需要保護極度瀕危的穿山甲。」

據稱,穿山甲的鱗片有多種療效,可磨成粉末或製造藥丸。「野生救援」估計,亞洲各地每年約入口20萬頭穿山甲,去年,全球各國共截獲130噸穿山甲,包括活和死去的穿山甲、穿山甲鱗片等,相當於人類捕殺了40萬頭穿山甲。

除了中國,加納、南非、尼日利亞和撒哈拉以南等國也有用穿山甲入藥。此外,中國和部分東南亞國家也有售賣穿山甲肉供人食用。今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肺炎,懷疑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中國政府已於今年2月暫停銷售所有野生動物。

全球共有八種穿山甲:四種原生於亞洲,包括中華穿山甲、馬來穿山甲、印度穿山甲與菲律賓穿山甲;另外四種原生於非洲,包括南非穿山甲、大穿山甲、樹穿山甲與長尾穿山甲。亞洲四個品種穿山甲中,印度穿山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Endangered),其他三種則列為極度瀕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

2017年在《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會議上,大會同意禁止所有穿山甲的買賣。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