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是一直忙一直忙,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談生活中正念修習的三種變化
每隔一星期,來自各區的年輕人聚在一起修習正念,實在是妙不可言。然而,共同修習固然可貴,但若在生活中找不到修習帶來的改變,那我們只是在練盤腳、練呼吸,與生活拉不上關係。
每隔一星期,來自各區的年輕人聚在一起修習正念,實在是妙不可言。然而,共同修習固然可貴,但若在生活中找不到修習帶來的改變,那我們只是在練盤腳、練呼吸,與生活拉不上關係。
今天下午如常到山邊的公園練棍,有四位約十二、三歲的男孩在公園大笑、互相嘲諷、說粗話、吸煙,追逐……他們時而一起坐在一起吸煙,時而追逐跑跳,時而滾在地上大笑,與平日只是公公婆婆相聚,或小孩們的遊玩很不一樣。
自大學起一直於不同地方組織持續的正念共學小組快有八年了,把一些心得和觀察記錄下來,好讓更多人可以在自己的社群中建立屬於共學小組,一起把正念修習的文化擴散開去。總括而已,有三項基礎的心態要時常緊記,將於下文述之。
又一個朋友舉家移居外地了。未來的幾個月,我所屬的一個核心團體,將有一半的人離港移居他國。一個個好友的離去,我的心靈再強,也抵不住離別之痛。
不少正念修習者在共修小組提到每兩星期共修一回,對生活的改變實在不大,疑惑如何把平靜安穩的心延續到生活之中。沒錯,在市區中持續修習正念比起在僧團中困難,當中需要修習者的自律、耐力、好奇等等。今天希望分享如何以不同形式的修習來鞏固正念。
最近開始籌辦帶領者的培訓工作,開啟人生中另一個更大的項目,讓更多有心參與推動正念運動的朋友可以更有力量投入。因此今天希望談談有關作為心靈轉化的工作者應該具備及發展的四個面向。
去年,《非暴力正念溝通--活出生命力量》的初稿誤被發放到一個二百多人的群組裏,發現時,已超過時限,發放者已不能作「Delete for everyone」了。此事引來我一時的情緒,擔心、焦躁、手足無措⋯⋯
把正念修習帶到生活應用之中,操作上可以分十個部分(概念只是方便討論,實際運用時是相互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