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智庫】社交媒體鼓吹肌肉文化 年輕男性出現「肌肉導向型飲食失調」
喬治(George Mycock)在英國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就讀時很受同學歡迎,同儕都稱讚他的相貎和身型。
喬治(George Mycock)在英國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就讀時很受同學歡迎,同儕都稱讚他的相貎和身型。
機械人向墨魚揮手問好,墨魚能回應嗎?海豚的哨聲真的在問「你在哪裡」嗎?猴子會不會在我們沒留意時,輕聲報上名字?
想年輕人懂得惜物,不必說教。美國加州奧克蘭一間社企開班教授年輕人翻新和改裝運動鞋的秘技,讓他們發揮創意,將舊鞋變為彰顯個性的「潮物」,並且令他們體會到節約和穿著舊運動鞋並不寒酸!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Venice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已於今年5月10日開幕,展期至11月24日。本屆展覽以「多元智慧——自然、人造、集體」(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為主題,聚焦在當代建築如何以創新方式應對氣候變遷,強調跨領域合作、可持續設計與環境責任,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等危機下,探討建築在未來的角色與可能性。
世界上首個海底寵物墓園去年底在印尼峇里島北岸海底啟用。海床上一座座雕塑都是用動物遺體骨灰混合蠔殻製成的。它們不僅是記念摯愛的墓碑,還是人工礁,有恢復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淨化海水的環保效用。
瑞士一間便服袋品牌公司為了令出品的袋子日後被用家棄置時更容易處理和循環再用,採取破格的「單一物料」生產方法,整個袋子的各種組件全部由同一種物料製成。
在英格蘭蒂賽德郡(Teeside)薩爾特本(Saltburn)的希思葛洛夫(Hazelgrove Court)安老院,有一群自稱為「編織祖母」的院友,大多年逾80歲,有些更超過100歲,會利用餘瑕編織毛衣。然而,她們編織的毛衣不是送給別人穿,而是送往澳洲的「企鵝基金會」(Penguin Foundation),給受油污染的企鵝穿著。
荷蘭代芬特爾的一間安老院以找宿位的大學生為對象,推出「陪伴代租」住宿計劃──大學生每個月抽出30小時陪伴安老院的長者,便可換取免費宿位,長者可以藉此接觸新世代,活化思維,增加社交活動,減少孤獨感。
某些貧困的鄉郊地方電力供應不足,冷凍設施難求,要妥善儲存疫苗和血液等需要冷藏的醫療物品是一大難題。三位印度年輕人合力發明了以鹽製冷的雪櫃(即冰箱),為偏遠地區的醫院和診所帶來低成本又環保的冷藏解決方案。
離南韓首都首爾約85公里的濟州島海灘上,一群年逾70歲的婦女正在談笑唱歌,一面準備這一天的工作。不久,她們縱身潛入10公尺深、溫度低至攝氏12度的寒冷海水中,捕撈鮑魚和海膽等海產,然後迅速浮上水面。這樣反覆每天潛水和逗留在水中的時間長達五小時。
今年5月1日,英國薩里(Surrey)的艾瑟兒‧卡特漢姆(Ethel Caterham)女士獲健力士世界紀錄確認為在世最長壽的人瑞。卡特漢姆受訪時透露,自己的長壽秘訣是「從不與人爭執,只是傾聽,以及做自己喜歡的事」。
11年前,美國俄亥俄州音樂指揮利郝(Rand Laycock)就在60歲生日前夕確診患上柏金遜病,拇指會不由自主地抽搐,令他無法再擔任指揮──直至醫療人員為他佩戴上腦部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