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抗氣候變化兼保育土地,有社企推出「碳耕作計劃」。不但為農田增值,又能減少碳排放⋯⋯
美國有社會創新企業推出嶄新概念的計劃,讓農民賣出收成農作物的同時,出售農田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藉以賺取額外收入。專家估計農田碳補償市場至2030年將增長至500億美元。
美國有社會創新企業推出嶄新概念的計劃,讓農民賣出收成農作物的同時,出售農田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藉以賺取額外收入。專家估計農田碳補償市場至2030年將增長至500億美元。
巧克力是很多人愛戴的食品,不過生產過程中衍生童工問題,還有農民為種植可可而濫砍林木,以及大量使用棕櫚油等環境生態問題展示出巧克力的「陰暗面」。
機械人應用必然會搶走人類的飯碗? 在日本有一家餐廳引入機械人當服務員,藉以為普遍被視為「難有經濟貢獻」的殘疾社群創造就業機會。
全球面臨通脹高企,生活成本水漲船高。美國正經歷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危機。汽油、食品、屋租和其他商品的價格,無不上漲。調查發現,很多人改變消費的方式,節約每月支出,甚至暫停渡假。
一些人口齒不清、答非所問,像是胡言亂語,沒辦法與人溝通,他們可能患上了「失語症」(aphasia)。
《裡程》是由一班創作人開發,以自我探索為主題的桌遊體驗。每局由三位素未謀面的人一起參與,大家依照指示分享、聆聽和交談,回顧過去一年的生活,創作屬於自己的記憶地圖,在這「旅程」中認識自我。
南韓首爾市城東區綜合公園「首爾森林」(Seoul Forest)旁,有一間名為「綠色實驗室」(Café Green Lab)的茶室,闢出二樓作為休閒區讓顧客「放空」。顧客可以點一杯茶,坐在落地大窗前靜坐,觀賞林木的景色。
英國的Royal Society for the encouragement of Arts, Manufactures and Commerce (RSA)製作了一齣動畫短片,動畫師Katy Davis 用動物卡通形象化地演繹Brené Brown教授就同理心的論說,兩分鐘的短片,讓觀眾了解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心(sympathy)的分別
我們對星期五總有一個期盼,因為這標誌周末的開始。心理學研究也發現,人們經過了藍色星期一、高效星期二,又捱過了最容易出亂子的星期三和星期四後,星期五可謂是黎明前的黑暗:人們雖然很疲勞,但是會打起精神來解決問題,以迎接快樂的周末,因為這番心情,不少人在這一天也高呼TGIF(感激上天,今天是星期五了!)來激勵自己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