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庫】與人體融合的AI仿生物義肢 讓截肢者無痛提升活動能力
嘉蓮是工程師,在20年前一次工業意外遭操作中的農場機器夾斷了右前臂。她與很多肢體殘障人士一樣佩戴義肢,但傳統義肢對她來說幫助不大,反而增添痛苦──殘肢與義肢之間的磨擦令她長期承受劇痛,直至她接受了嶄新的人工智能仿生物義肢接合手術,才得到「重生」。
嘉蓮是工程師,在20年前一次工業意外遭操作中的農場機器夾斷了右前臂。她與很多肢體殘障人士一樣佩戴義肢,但傳統義肢對她來說幫助不大,反而增添痛苦──殘肢與義肢之間的磨擦令她長期承受劇痛,直至她接受了嶄新的人工智能仿生物義肢接合手術,才得到「重生」。
眾所周知,人類一生只有一次換牙機會,大約在6歲時候,幼年長出的乳牙會逐漸脫落,長出恆齒。此後,這套牙齒就需要用60年或更長時間,因此90%成年人都有牙齒問題,若不幸蛀牙、牙齒脫落,只能選擇安裝假牙或植牙等方法。
美國芝加哥的Lyric歌劇院於10月引入「聲音衣裳」(SoundShirt),聽障人士穿上這件衣服,就能夠憑震動而感受樂韻、節拍和聲量,從而投入現場的舞台表演。
有人不喜歡閒談,因為覺得談論天氣或電視劇集內容這些瑣碎事情太無聊;也有人因為害怕找不到話題而感到焦慮和不安。有研究指出,閒聊有很多好處,只要掌握技巧,特別是學會用一句話,每個人都可以自在聊天。
科技日新月異,醫療程序也起革命。以往必須在醫院進行的治療,現在可以由病人自行在家操作。有科技公司研發出一款大腦植入裝置,讓抑鬱症患者用小如錢幣的工具,即可自助進行電激療法和監控病情變化,改善症狀。
人死後,意識、精神,以至靈魂會繼續以某種形式存在嗎?一些靈性學說、哲學和宗教信仰都有「靈魂不滅」的概念,但從來沒有人能夠提出證據。美國有一位醫生,20多年來專注研究瀕死經驗,至今訪問過5,000多位有瀕死經歷的人。他從調研得出結論:人死後是有永生的。
「只管向孩子說不,是行不通的。小朋友都喜歡糖份高的飲品和零食,而家長卻想他們吃得健康。」兒童營養食品初創公司Plezi Nutrition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推出與「垃圾食物」同樣滋味和賣相吸引的無糖、營養價值高零食。該公司創辦人之一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夫人米雪・奧巴馬。
一項新近的研究發現,參與有很多身體碰撞的美式足球運動,與罹患柏金遜症或相關腦神經衰退的症狀有很強關連。專家提醒大家,知悉風險因素有助及早發現及診斷。
一般在高原或沙漠舉行的超級馬拉松比賽,會要求參加者在五天內走畢250公里。參賽跑手要自備食物、飲料、睡袋和日用品,同時要將負重量盡量減低,是耐力和意志大考驗。科研人員發現,超級馬拉松跑手作賽時,大腦的活動有別於常態,變得「精於覓食」。這項發現提醒我們:危急關頭會激發求生本能。
大量研究證實,步行可以減低罹患心臟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每日步行10,000步,對於很多都市人來說是不容易達致的目標。一項新近的大型研究指出,要得到步行對健康的好處,不必日行10,000步,4,000步就足夠。步行距離愈長,效益愈大。
長時間與聊天機械人對話,會令人的社交和情緒管理能力減弱?一項實驗得出恰好相反的結果──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網上應用程式,讓兒童向虛擬的超級英雄學習覺察自己的情感和管理情緒,效果相當理想。
在印度西南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瓦皮(Vapi)村一間基層保健中心內,米娜克什‧古普塔(Meenakshi Gupta)對病床上一位婦女說:「我會將這些貼紙貼在你的胸部,然後用指尖檢查是否有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