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喚起社會注意孩子不願上學的原因 – 日本逃學威龍「自救」成創業家,證明「不上學非不幸」,顛覆日本社會傳統教育觀念

「不想上學可以嗎?」許多孩童在面對開學時,難免有種焦慮的感覺,家長甚至要出動打罵來逼孩子去上學。近年愈來愈多學生因學業壓力輕生,而日本開學日的自殺率比全年任何一天高出3倍,因為孩童在開學期間,更容易受到巨大壓力與焦慮。

在日本有一位叫做小幡和輝的同學,因為上學時受到同學欺凌,加上父親是教師,令他更大壓力,因此小學二年級到國中畢業,幾乎長期缺課,後來他透過遠距教學的方式來就讀高中。到了他高三時他成功創立文創公司,成為一名商人與演講者,還出版書籍《不上學的高中生社長》和被選為GlobalShapers;他今天希望以過來人身份,為因種種原因「不適合上課」的孩子發聲。

小幡和輝認為長期缺課救了自己,否則他當時一定會因學業壓力而自殺。

「不上學並非不幸,傳統觀念認為不上學的小孩就是不乖的學生。但很少人注意小孩為何討厭上學,甚至思考其實小孩是否適合上學。至少我因為不上學而得救了。當看見同病相憐的朋友及學生輕生的報導,我決心為他們做些事。」

去年他發起了「#不上學非不幸」口號,今年更發起「逃學者」聚會,在日本全國100多個地方舉辦聚會,有超過1,500多人參加。小幡和輝的行動獲得了不少人認同。

支持小幡和輝的民間團體包括金澤市「大家的家庭老師」義工團隊,他們為不想上學的孩子提供功課輔導,更開設名為「大家的歸宿」的自由空間,提供電腦與雜誌給學生。支持者還有70歲的老先生喜成清重,他從2017年開始逢周四深夜,開放給各地的「逃學者」打電話來「吐苦水」。無論多麼瑣碎的抱怨與情緒,老先生都會耐心聽完。「你不喜歡的話,掛掉就好,但你打過來,你不用說自己的名字,我也會聽你說話的。」喜成如此地說著。

小幡和輝現時重返校園,就讀和歌山大學旅遊學院,更成為和歌山市觀光協會的專任顧問,誰也不能想像他曾是逃避上學10年的學生。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生活智庫】新創太陽能背囊 讓非洲學童夜間能看書

伊諾森特‧詹姆士(Innocent James)年少時,放學返家完成家務後,會點著一盞火水燈,躺在床上看書。那時,詹姆士居住的坦桑尼亞東北部城市阿魯沙(Arusha)仍未有全面電力供應,他的父母惟有使用昂貴的煤油來點燈,讓他可以溫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