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毛氈蓋冰川,瑞士人盡最後努力救家園

瑞士南部的隆河冰川(Rhône Glacier)位於瑞士瓦萊州(Valais)的東部,是瑞士第五大冰川,也是阿爾卑斯山脈中部的隆河(River Rhône)發源地。過去百多年來,每年吸引不少遊客前往觀光。但近年氣候暖化日益嚴重,冰川逐漸融化,大大影响旅遊業。

當地人為了保護旅遊業,自2009年開始,就會在春夏之交走到山上,將一塊一塊的白色毛氈蓋在冰川上。這些白色毛氈以厚重的抓毛絨(fleece)製造,有防紫外光和反射陽光的作用,可以緩減冰川融化的速度。當地人估計共可覆蓋約20,000平方公尺(約5英畝)的面積,據說能降低 50%~70% 的冰河融化速度。

為冰川蓋上毛氈的工作耗費不菲,也很花人力和時間,這些費用全是由當地的居民負擔。

隆河冰川位於海拔約3,700公尺,約在11,500年前形成,曾經覆蓋現時瑞士的廣大面積,但冰川約在150年前開始融解。瑞士環境局的冰川學家大衞‧維根(David Volken)表示,從1856年開始,隆河冰川就後退了350公尺,僅在最近10年就後退了40公尺,甚至形成了一個愈來愈大的湖泊。維根又說,如果全球暖化的現狀沒有改善,隆河冰河在本世紀末大概只會剩下原本的10%。因此他主張採取必要的手段挽救冰川。

瑞士其他地方也有人仿傚這個做法。在安德馬特(Andermatt)、位於2,961公尺高的格姆斯托山(Mount Gemsstock)的居民,為了緩解附近格勝冰河(Gurschen Gletscher)的融化速度,也採取了類似的做法,防止冰川進一步融化。

瑞士冰川監察網絡(Swiss Glacier Monitoring Network)負責人馬提亞‧赫斯(Matthias Huss)說:「這些毛氈有助避免冰雪受陽光直接照射,也有隔熱的作用。雖然不可以完全防止冰川融化,但可以減低融化的速度。」

76歲的遊客吉格納德(Jean-Pierre Guignard)說:「我想這些氈子最初幾年大概仍可以發揮功效,但總有一天,這些氈子再派不上用場──因為它們本來要保護的東西遲早會消失。」

他又說:「看到冰河不斷萎縮真的很讓人心痛。拯救冰川的努力最終仍只是徒勞。」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正能量新聞】敘利亞碩果僅存旋轉舞者 致力於戰火中延續傳統

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Shhgur古城一幢傳統大宅內,3歲的Anas al-Kharrat與他的父親和叔伯穿上白色長袍,頭上戴著高高的帽子,排成半圓形的陣勢。他們專注地唱誦,然後隨著音樂節奏轉動身體,裙擺隨之飄起,十分悅目。他們是敘利亞碩果僅存懂得跳旋轉舞(Sema)的家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