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親不是一時三刻的痛
喪親是錐心的痛,不論是看著親人慢慢步向死亡,是面對親人突然離世。喪親者不單承受不能言喻的哀慟、失落感和無力感,還夾雜著罪咎感,甚至自責自恨。許多喪親者會懊惱自己是否疏忽了照顧逝者的健康、是否遲了帶他去檢查身體、是否找不到最好的醫生等等。這些壓抑的悲傷和自罪感若得不到紓解,會直接影響到喪親者的情緒健康和往後的生活。
任職教師的黃女士三年前丈夫去世,雖然丈夫是長期病患者,但離世過程十分突然,在醫院留醫不到兩日,便撒手塵寰 ,令黃女士和她的女兒非常傷心,久久不能走出哀慟,甚至影響二人的關係。「先生在我毫無心理預備下突然走了,我連最後說話也沒有跟他說,令我感到很內疚,埋怨自己為甚麼當天不早點到醫院探他。」
以工作逃避悲傷,可能更傷
黃女士還來不及悲傷,要處理的事便排山倒海而來,先是丈夫的後事,還有女兒的情緒。「我慣於依頼先生,但他去世後,家人通通來找我做決定,當時感到無助又傍惶。」為了平靜自己的情緒,黃女士繼續發短訊給丈夫,問他意見(當時黃女士手執自己的電話和丈夫的電話來自己跟自己對話),「我不斷whatsapp問他,『這樣安排好嗎?』、『你想要怎樣的喪禮?』,當我看見他『讀』了短訊,我便覺得心安。」
黃女士的女兒與爸爸感情十分要好,女兒視爸爸為偶像。爸爸過身後,黃女士的女兒極度傷心,日夜以淚洗面,令身為媽媽的黃女士更加「警愓」自己要堅強,照顧好女兒。「我和女兒那時都有點避忌,不敢說起先生過身的事,她趁我睡了,獨自坐在梳化看電視,緬懷以前與爸爸一起看電視的時光;我難過落淚,也不想女兒看到。」母女之間彷彷隔閡大了,雙方 不懂得向對方表達,也不懂怎樣幫助對方。 大家更因處理故者的物件有不同想法而起衝突,「在家裡看到先生的東西,會勾起我很多回憶,所以我會『靜雞雞』收起他的東西,但女兒卻很想一切不變,她一看到東西不見了,即使是她爸爸的一對鞋,她便會十分緊張。」
黃女士的女兒找到志願團體提供的哀傷輔導,與黃女士一起參與小組活動。活動主要提供同路人支援,讓喪親者可以打開心扉,說出心底話。「同路人會明白,自己做過很多很傻的事,例如覺得老公在身邊,所以對著空氣說話;這些事,平日不敢向人講,但在小組分享裡發現,原來人人都係咁,頓時覺得釋懷。」另一得著是,黃女士可以聽到女兒的心聲。小組也有其他活動,包括寫信給逝者、學習放鬆方法等等,幫助喪親者抒解傷痛。
慘痛經歷,換來重生機會
丈夫去世不久後,黃女士與女兒經常因為處理丈夫的舊物發生爭執,女兒甚至覺已經全無家庭溫暖而不想回家。最後,她們決定搬遷。黃女士説,雖然搬家是另一場慘痛經歷,卻令她和女兒可以重回生活正軌,「處理丈夫的物件是慘痛的經歷。我到他公司為他收拾東西,結果哭個不停。丈夫在家中有大量書籍,我把書捐了給一間書局。書局來收書後的晚上,我望著幾面牆空洞的書柜,難過極了。」黃女士說著時,還忍不住哽咽起來。
黃女士與女兒從將軍澳搬到「好日都唔會去」的港島區。現在回望這個「斷捨離」決定,黃女士覺得十分正確,執拾故人舊物的過程,令她體會到人生無常和人所擁有都是身外物的道理。居住環境轉變,令她心態也改變了,「現每天上班,每當在北角轉去油塘,覺得自己好像要去另一個地方,心情輕鬆不少。」
自身經歷,啟發與喪者同行
心繫心生命教育基金日前啟動 YANA(You Are Not Alone)心伴行 – 喪親家庭輔導支援計劃,支援基層婦女面對喪親的艱難時刻。創辦人李昕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 她的未婚夫踢足球後猝死,九個月後有長期病患的媽媽又撒手塵寰,她想找情緒支援和輔導服務,卻不容易。服務機構告訴她要輪候三個月才可見到輔導員。這令她萌生自創哀傷輔導和生死教育的服務機構。
「未婚夫突然離開,我當時很自責和難過,覺得自己對他未愛得夠。愈愛愈痛,我們要學習與痛共處。幸好我是比較願意傾訴的人,朋友約我上街,我會出;我又主動找了以前一位老師傾訴。」
李昕兩年前探訪一位喪夫的低收入婦女。她帶著兩個孩子,社工說她與同住的人相處不來。經瞭解後才知道,原來喪夫之痛令她積壓著很多負面情緒。「喪親的人都是隱性的,我們去年以試驗方式推行計劃,但都無法找到合適的個案。因此希望醫護人員和社工轉介合適個案。」她提醒喪親的人,不要把自己困起來太長時間,更重要是注重健康,傷痛之餘也要飲水吃東西。
個案不同,方法要不同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陳智豪指出,近年有文獻指出,傳統以「否定──憤怒──討價還價──絕望──接受」五個階段分析喪親者的反應,這框架已不大適用,因為喪親者的情緒可能是反覆的。在提供支援和輔導時,需要先陪伴他們面對喪親帶來的生活轉變,例如照顧子女和長者的責任,通知親友。很多時候,喪偶婦女在忙過白事後,負面情緒才湧出來。作為前線的社工和輔導人員要特別留意,例如農曆新年將至,喪偶後如何適應這重大轉變。
「不同喪偶個案需要不同程度的介入。有人需要實質的陪伴和支持;也有人可能需要資訊,或短期的情緒支援輔導,又或者是重整關係。重要的是協助她們減少對丈夫離世而自責內疚,死亡只是帶走了丈夫的軀體,但兩人的關係不變,鼓勵她們珍惜這關係和愛。」陳教授又說,小孩的需要不一樣,遊戲和藝術表達會是較合適的方法,以引導他們表達和抒發情感。
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安寧服務部高級服務經理梁梓敦分享,處理喪偶個案,最重要是陪伴事主,並且有次序地關顧他們的需要,最急切的往往是生活上的適應和健康方面的影響,反而情緒輔導和社交生活是下一步。他亦強調陪伴的重要性,例如陪伴婦女一起尋找資源,一起完成悼念亡夫的儀式,以及節日慰問等。「我們必須承認能力有限,我們不可能帶走喪親的痛,也不是要喪親的人忘記先人。帶著一點悲傷悼念亡者是沒有問題的,更重要是珍惜關係。」
喪親在壓力指數中排第一位。 因此,輔導和幫助喪親者走出幽谷,重拾生活的意義,積極地活下去,是十分重要和意義重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