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非暴力溝通的體現的精神,不是關於溝通,又是關於甚麼 ?

圖:網上圖片

從我的經驗中,人們學習非暴力溝通,幾乎全都是從它的四個基本溝通步驟開始的,即是學習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大家接觸非暴力溝通,都是想學習關於溝通的技巧。所以,我們不期然出現這樣的印象:非暴力溝通的核心就是「四個步驟」和「關於溝通」。可是非暴力溝通創辦人馬歇爾.盧森堡博士(Marshall Rosenberg)卻說:「非暴力溝通不是關於溝通,溝通只是它其中的極小部分;非暴力溝通不是「四個步驟」,我們越是機械式地運用四個步驟,我們越難活出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部分是它的意圖(intention)。」[1]

非暴力溝通相信人的本質是樂於互相幫助, 喜歡彼此給予, 願意為彼此幸福的作出貢獻,願意讓生命變得更美好是人的天性。Marshall在其著作《這樣說話,你我都是大贏家》中提及,「非暴力溝通的體現的精神,其存在不只是幫助人們與神聖連結,而是從我們被創造的神聖能量,得到我們生來願意為生命服務的力量。」這就是說我們天生有願意為生命服務的力量,Marshall把它稱做神聖力量(Divine Energy),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幫助人們與神聖力量保持連結。「目的就是創造與別人、與自己創造連結的品質,讓慈悲的行為能夠發生。」即是與別人連結,使人與人之間能慈悲地給予與接收。

怎樣連結?非暴力溝通教我們用同理心來連結彼此,「同理心的連結是一種心的理解,我們在其中看見對方的美、對方的神聖力量、他們內在活生生的生命,我們與它連結。」(P.73)「同理心就像騎在浪頭上,那是跟某種力量發生接觸……同理心就是碰到經由那人而來的那個力量,那是一個神聖的經驗,覺得我好像真的隨著神聖力量流動。當兩個人那樣連結時,任何衝突都能解決,每個人的需要都得到滿足。」(P.75)

甚麼是慈悲地給予? Marshall回答說我們首先知道甚麼不是慈悲地給予,它不是出於義務,不是出於責任,不是出於內疚,不是出於羞恥,不是出於畏懼處罰,不是出於迴避批評,也不是出於期待獎賞等,而是打從心底裏願意付出,給予是自願的和是出自心底的。

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是它的意圖--創造連結本質,讓讓慈悲地給予自然發生。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rsTeP66FE&t=1365s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