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共融社會】中國頂尖演員初來香港,得人熱心幫助,退休後以戲劇推廣共融,發揮一身武功全心為素人!

譚成珠教授一九八三年被文化部評為國家一級演員,曾參演多套國家「青年藝術劇院」重點劇。

天資加上努力,成國內一級演員

譚成珠教授在中國成長,十五歲被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今上海戲劇學院)選拔入讀該校,畢業後在一九八六年進入文化部直屬的「青年藝術劇院」,很快成為多套重點劇,包括《威尼斯商人》、《伽利略傳》、《青松嶺》及《紅鼻子》等的主角,獲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指派,在國家大劇院接待日本來華代表。她早於一九八零年已獲全國文藝調演一等演員大獎,一九八三年被文化部評為國家一級演員。雖然爽朗的譚教授笑言「自己甚麼也不懂,便當了演員。」但順利地起跑,並不代表譚教授省了功夫,「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是真的;我每天都鍛練自己,不論是身體方面,還是思考角色塑造,我沒一刻停下來,這是我從少習戲所建立的習慣。」

一九八三年,譚教授移居香港,一九八七年開始以教授普通話為主職,一九九四年,加入剛成立的香港科技大學語言中心為「開荒牛」。譚教授曾獲香港電台聘為電視節目《唱談普通話》顧問,指導香港藝人以普通話演出;她也成為「語常會」成員,參與普通話教學推廣工作。譚教授退休後,成立「香港戲劇文化研究會」,並繼續擔任各大小普通話朗誦比賽評判、義務導師,致力推動普通話教育。

得人恩典千年記,全力推廣「共融」

在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到北京青年藝術劇院做了十七年話劇演員,得過「表演一等獎」,譚教授今天仍然對話劇舞台著迷,希望更多人在話劇中觀察、領悟和創造生活,從中得益。譚教授回想自己當年放棄國內優差,來港重新起步時,得過不少人的幫助,帶點慨歎表示:「現在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好像多了很多牆。」所以,譚教授決意以推廣共融信息的話劇《喜慶年華》作為她所創立的香港戲劇文化研究會之頭炮活動。

譚教授與張卓立希望《喜慶年華》助港人反思標籤對社會的破壞。

譚教授與《喜慶年華》編劇張卓立有著相同理念:認為社會中太多標籤,阻隔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認識和交流。張卓立對「標籤」和「共融」別有一番想法,侃侃而談自己的見解,「我對社會以世代來將人分類,十分有保留,是否『千禧後』一定沒責任感?是否『五十後』一定老土?」他又會問為甚麼大部份香港人也不認識自己社區中的少數族裔居民,但明明他們就住在社區之中。

譚教授與張卓立來自不同世代,因「共融」理念結緣,分別擔任《喜慶年華》的導演和編劇。

譚教授特別欣賞張卓立「坐言起行」,「我之前有接觸一些年青人,他們都有說想推廣普通話,但不了了之;但張卓立一說便立即著手寫劇本,還透過他的網絡找來演員,我們才可以在明年四月公演協會的第一套戲劇。」

張卓立現身兼香港戲劇文化研究會理事長和《喜慶年華》編劇,他創作《喜慶年華》,以「共融」為話劇的主軸,並以酒店作故事背景,「因為酒店人來人往,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很多元,可以突顯標籤的壞處。」

《喜慶年華》劇情講述患眼部病變,漸漸失去視力的女主角,趁還看得見東西時到外地遊覽,入住氣派非常的酒店;可惜她因為視力退化,舉止冒失,酒店職員沒有留意她的需要,紛紛投以不友善的目光。後來一次跨年舞會,酒店原本請來的樂隊臨場退出,女主角毛遂自薦彈奏鋼琴,成功令舞會順利舉行,眾人皆對她有所改觀,在歡聲歌唱中踏入新一年。

《喜慶年華》是一套歌舞劇,演員需要演戲、唱歌、跳舞,還有京劇原素; 譚教授使出自己渾身武功,訓練素人演員,「因為他們不是專業演員,連最基本的演出概念也沒有,例如,會背著觀眾來諗對白,所以演出質素真的比較參差,我要花很大心力去教導他們。」同時譚教授也受演員的熱情投入感動,「排練從去年十月開始,每星期一次,踏入新一年,排練加密至每星期兩次,他們全部也是以義工身份參與,連車馬費也沒有要。」《喜慶年華》將於今年四月公演。

被問到未來計劃,譚教授擲下金句:「活著幹,死了算!」

對於過去的光輝,譚教授心存感恩,「我要努力推廣話劇,才對得著我的專業訓練。」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