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新聞脈搏】從被照顧到照顧者:屢獲殊榮的癌症倖存者訴說她成為醫生的歷程

獲頒發「傑出小戰士」的盧靄珊以經驗作為醫生的動力

今年36歲的盧靄珊是第三屆傑出小生命勇士獎的五名獲獎者之一,她和其他得獎者日前接受小生命戰士會頒獎,表揚他們的勇氣和堅毅。

「治療過程可能很困難,但一定有希望,所以不要放棄。」盧靄珊11歲時被診斷患上罕見的纖維組織惡性腫瘤。盧靄珊表示,她的病沒有太多的病徵,「沒有任何症狀,只是媽媽替我洗頭時,發現我後腦凹凸不平。」

然後,她在瑪麗醫院接受了手術,醫生移除了一個像湯碗一樣大的纖維腫瘤,以及一些骨頭。之後,她經過了長達三個月的化療,並進行了另外一個手術,把假的頭骨重建在頭上。

盧靄珊承受外科手術後傷口的痛苦,化療令她身體變得虛弱,並脫髮。她也錯過了半個學年。但盧靄珊沒有被逆境打敗。相反,她旨意成為一名醫生,「很多醫生和護士都努力為年輕的病人和父母提供專業意見,顯示了他們真正關心每一個孩子。」

但她的夢想再次碰上障礙。她在高考失手,沒考進香港的兩所醫學院,加上她是末屆高考生,她坦言:「當時,感覺絕望了!」

但是,她一直堅持不懈努力,終於一年後,成為當年唯一一個成功轉讀中大醫學院的學生。她現在是威爾斯親王醫院胃腸病學和肝臟病專家,盧靄珊鼓勵大家:

「任何一個損失可能是一個變相的祝福。」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