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老人科醫生的爸爸病倒了,成為照顧者,他有這樣體會…

文: 活好身心靈綜合報道

這位老人科醫生,曾陪伴很多患病的老人,幫助他們渡晚年的不安,為他們建議適合的治療方案 。然而,當病人是自己的父親時,一切都不同了。他的每一個決定,都來得份外艱難。

這位醫生在「老治號」臉書撰文分享。他描述,經過家庭會議後,爸爸決定不回到醫院換胃造口。原來,最近兩次留院後,情況都變差了。說到這裏不得不提,有網民回應說,難得家人團結,開家庭會議一起決定,已經比其他情況幸福了!(這位網友獨力照顧爸爸五年。)

在病房內,醫生的爸爸一直被限制在床上,心中十分難過。大小便都在尿片上也令他十分煎熬。而後來他更插了尿管。爸爸的腳經靜脈注射營養素和抗生素後受感染,痛入心痺。他入院時仍可走路,出院時卻站也不穩。

爸爸希望能留在家中,家人於是努力配合。他有吞嚥困難,家人繼續為他暫以鼻胃喉餵食,又定期去看言語治療師評估。家人又安排爸爸到老人科日間醫院嘗試拔掉尿喉。至於足部的感染,則在家以抗生素治療。

撰文的醫生說,「我既是自己年邁父母的照顧者,又本是熟悉這範疇的老人科專科醫生,但當面對衰老、虛弱,以至醫療機構對老人的護理限制時,那種墮進深淵似的無助,原來,一樣難以避免。此時此刻,感觸無限。」真是字字入心。

回到家的決定,是基於尊重病人的尊嚴和自主權。

作為醫生,他自己也這樣說:「如果家人有能力照顧,又有日間及社區護理服務支援,老人留家護理安老,情況往往比住院更好。為了爸爸的尊嚴,值得付上任何代價。對身體已經如此虛弱的老人來說,試問有什麼比尊嚴,以及得到家人的關愛,還更重要?」

有位也是照顧者的網友看到這篇感人的自述後,也道出自己的故事。他/她說,爸爸有腦退化和很多慢性病,年內因肺炎(非新冠)兩次入院,每次都算是醫好了,但其他方面卻差了許多。某次和病房內因被綑綁,隻腳掙扎,在長時間未有被察發覺後,演變成糖尿腳傷口。也許長期綑綁原因,思緒混亂,精神異常,令這位網友很傷心。

這些案例都在說明,照顧者需要很大支援。如果單獨面對,壓力會更加巨大。照顧者無論是一位普通人或一位專業老人科醫生,同樣責任重大,負擔也大。改善支持照顧者的措施和增加資源,的確是刻不容緩。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