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社會】他們生來,皮膚總長出泡泡,十分脆弱且容易脫落。為甚麼他們稱為「蝴蝶寶寶」?這種罕見的遺傳病是甚麼?「了解和接納,便是最大的支援!」

這是「表皮溶解水皰症」,被醫學界形容為「你聽聞過最可怕的疾病之一!」在新加坡的穆罕默德‧沙瓦慈(Mohammad Shanwaz)在兒子拉德(Raed)出生前,很少抱小孩,但當他第一次抱起親生的兒子時,發覺—大片皮膚從這嬰孩的背上脫落…

閱讀更多 »

【生命啟廸】「心能地獄,心能天堂」── 更生人士「十六」如何憑行善義剪,改變自己的命運?

眼前這位髮型師,神情冷酷,心卻不冷:「我想身體力行,回饋社會。今天,我不斷助人,貢獻所學,替弱勢群體義剪。」劉十六(化名)的童年,一言以蔽之,就是「誤入歧途」:群黨打架,加入黑社會販毒,十五歲入獄。出獄後的生活,卻更不簡單。十六還記得,曾有人跟她說:「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就是放下以前的一切,不斷去助人,人生才會改變。」

閱讀更多 »

【新聞脈搏】義氣男飛越4千公里捐腎,救活50年前同校校友

美國華盛頓一名男子尼士沃克(Kenneth Walker),日前被診斷急需換腎,不幸的是,即便親朋好友願意捐腎,可惜配對都不成功,遲遲等不到合適的腎臟,沃克眼看時間所剩不多,故聽從友人的建議,主動出擊尋求協助,寫信向50年沒見的中學同學們發出電郵,說明這個手術有多艱難,希望他們能伸出援手,讓他的生命得以延續下去。沒想到鮑爾(Charlie Ball)在郵件才寄出十多分鐘後迅速回應,表示願意捐贈器官。沃克萬分感激,「我不禁覺得他根本是瘋了!」

閱讀更多 »

【新聞脈搏】港大研究:濕疹猶如「隱形的怪獸」,損害濕疹兒童及家長的身、心、靈;心理治療有效減低痕癢感

濕疹是一種慢性皮膚病,據估計,本港有三成十四歲以下兒童受濕疹影響,人數超過十六萬。當家中有兒童患上濕疹,家長和兒童身心也會受到困擾,影響生活質素和家庭關係。兒童患者除了身體不適,亦會在社交上遭遇歧視及排擠,引至自我形象低落,影響心理發展,家長照顧病童時亦感身心俱疲。

閱讀更多 »

【生命啟廸】我們的起跑線—陳雋騫:起步點&轉捩點

我的一生,有數不盡的起步點,每次都是在驚恐中起步的!學琴,第一次比賽是「包尾」,最差的那一個。小學,被選為早會的詩琴,完全不知牧師會選哪一首聖詩,就在第一次當詩琴的第一個早上,整首歌全部彈錯,禮堂裡沒有一個人唱歌,都在笑,我垂著頭,誰也不敢望的下台,回到課室,仍是垂著頭的上課。

閱讀更多 »

【新聞脈搏】自閉症男孩以樂高積木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鐵達尼號模型,今天(4月24日)在美國首次亮相。

拜賴亞‧卡爾‧戴氏臣(Brynjar Karl Bigisson)的鐵達尼號模型長26呎、高5呎,今天(4月24日)在美國田納西州皮格佛格的鐵達尼博物館首次亮相。拜賴亞患有自閉症,居於冰島雷克雅未克;在他十歲時,他用了56,000塊樂高積木,花了超過700個小時建造了這艘世界上最大的鐵達尼號模型。

閱讀更多 »

【新聞脈搏】美國西南航空一架客機的引擎在3萬呎半空爆炸,機上乘客以為「實死無生」,紛紛向摰情留下遺言

美國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一架客機日前因引擎在3萬呎半空爆炸,導致富國銀行女高層上半身被扯出機艙,最終傷重死亡,引來全球關注。客機左邊引擎爆炸後一度令客機向左側滾逾40度,機身不斷狂震,氧氣罩隨之而掉下,機上兵荒馬亂,不少乘客以為客機會墜毀,紛紛留下遺言。

閱讀更多 »

【新聞脈搏】老布殊夫人芭芭拉去世了!她選擇了一個傳統的角色。她管教子女的方式和待人的態度者都引人注目,甚至惹起爭議。芭芭拉致力爭取每位孩子均能接受教育的努力,則為所有人稱頌…

美國前總統老布殊夫人芭芭拉已於4月17日晚上辭世,享年92歲。芭芭拉在生晚期健康日趨惡化,多次住院治療後,決定不再尋求其他的醫療,留在家中接受紓緩治療。

閱讀更多 »

【新聞脈搏】藝術家給復古廣告來一次性別角色大交換

來自黎巴嫩貝魯特的31歲的藝術家和攝影師以利.雷茲卡拉(Eli Rezkallah)最近創作了一個名為「平行時空」的照片系列。該系列拿從20世紀中葉開始出現的性別歧視的復古廣告,並扭轉其中的性別角色。雷茲卡拉訴說他的目標是突出性別不平等的荒謬之處。

閱讀更多 »
廣告:
推介:
焦點
關閉選單